返回

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8章 儒家文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伊宁道,

    “杜师傅教朕,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仁者爱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而前者是孔子的思想,后者是孟子的说法,他二位还是有区别的。

    孔孟之道能传承两千多年,正是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匹夫不可夺志也”,“天人合一”,“知其不可而为之”,“参天地之化育”!

    等等这些儒家文化的精髓支撑的。

    儒家文化有许多优点,对咱们中华民族的教育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您二位都是大儒,关于儒家文化的好处朕就不在您二位面前班门弄斧了!”

    两个人急忙说,

    “不敢不敢!”

    伊宁道,

    “今天朕要说的是儒家文化的消极之处!”

    二人一听,心里暗惊。

    自古以来,没有人敢对孔孟之道说三道四,难道皇上要对孔圣人发难?

    伊宁继续说道,

    “孔孟之道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夸大了的,有些是被篡改了的。”

    林则徐和杜寿田有些不解,夸大,篡改?

    “请皇上明示!”

    伊宁道,

    “比如,刚才咱们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本来本来的意思。

    现在呢,却成了,‘尊重君主、思想专制、强调等级制度和服从!’

    而大家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这是为什么呢?”

    林则徐和杜寿田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皇上提出来了,他们仔细一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

    林则徐道,

    “皇上,好像这话说的都对!”

    伊宁又说道,

    “到底哪个意思才是孔孟之道的意思呢?”

    “呃,这个……”

    两个人竟然无言以对!

    杜寿田问道,

    “皇上是怎么看的呢?”

    伊宁道,

    “朕以为,当然是前面的意思才是真正的孔孟之道的意思!”

    林则徐问道,

    “皇上,既然孔孟之道是民为重,君为轻,为什么又有了三纲五常呢?”

    伊宁道,

    “是因为统治阶级要借着孔孟之道来维护皇权阶级的统治!

    当然了,皇权阶级可不单单是说的皇帝,而是包括士大夫阶层和地主豪绅阶层。

    如果没有士大夫和地主豪绅的支持,皇帝一家子是没有办法实现统治的。

    皇权阶级可以称为统治阶级,三纲五常完全是统治阶级给人们脖子上套的枷锁!

    君为臣纲,皇帝说什么就什么,对也是对,错也是对,只有这样,才能让属下老老实实的听话,没有反抗之心。

    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不过是君为臣纲的补充,是不同层次的体现罢了。

    但是,就因为这些,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让多少人含冤受屈!”

    林则徐和杜寿田为官一生,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他们当然比谁都明白皇上说的不错,但是,不正是要这样吗?

    杜寿田道,

    “皇上,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呀,要不然,让百姓说了算?”

    伊宁呵呵笑道,

    “那也未尝不可,还有那么几句话的意思不就正好相反,

    ‘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正,子奔他乡。’

    林则徐急忙道,

    “这岂不说的大逆不道?”

    伊宁道,

    “其实这才应该是世界本来的样子,但是这些是不被皇权阶级所接受的!”

    杜寿田道,

    “都要那样,天下不乱了套?”

    伊宁道,

    “所以呀,为了统治阶级能长治久安,他们才用三纲来愚弄百姓,让百姓尽愚忠,尽愚孝,穷死冤死也不敢反对他们!”

    林则徐杜寿田听完心里翻江倒海一样,

    皇上就是他自己嘴里的皇权统治阶级,可他口口声声说的好像对统治阶级有多么苦大仇深一样,

    皇上自己挖自己的根,他到底要干什么?

    林则徐问道,

    “皇上,天下百姓也不是好愚弄的吧,要不然,为什么老是有人扯旗造反呢?”

    伊宁道,

    “当然不好愚弄,总会有聪明人明白这些事,

    如果有了不同思想,统治阶级就用两种手段来解决你,”

    杜寿田问道,

    “是那两种手段?”

    伊宁道,

    “一是把你也拉进他们的圈子,成为既得利益者,

    这就是科举,科举是统治阶级他们给读书人留的一个入口,

    一旦科举考中,就等于加入了统治阶级。

    有了一样的利益,你肯定不会反对他们了吧,

    既然加入了利

第478章 儒家文化(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