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短视频轰炸后,老祖宗们惊呆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给你们说吧,拿张卫生纸,用传统玉玺盖一下。这张卫生纸比兰亭集序还牛逼]

    说起纸,老祖宗们满意的看着自己身边无处不在的纸,多亏了天幕,他们能够提前那么多年用上纸。

    虽说比不上后世的纸,但是对现如今而言,纸也是十分珍贵的。

    相信再过几年,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有用到纸的机会。

    不过,秦朝的传国玉玺,当真是珍贵啊!

    就连后世最便宜的纸,都能抵得过兰亭集序。

    [王羲之:你吹牛逼不要带上我]

    王羲之:虽然但是…我也觉得传国玉玺更重要。

    [最贵的八个字,两千年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人的性命]

    老祖宗们:这就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带来的。

    [他作为两千多年最高权力统治者的象征,这就是它的价值,是中华两千多年文明的象征,是文化自信]

    老祖宗们:不然你们以为我们为什么那么执着于找到传国玉玺?

    [只要拿到了就是当场死了都要叫驾崩]

    [没有:一块烂石头

    在手:众爱卿,平身!]

    嬴政:…所以没人告诉朕,朕的传国玉玺究竟去哪儿了吗?

    看后世人的反应,估计传国玉玺的下落无人知晓,不然就后世人能知千年前的事,他们早就说了。

    ……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

    在一个广告里看到了中国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位唐兵押解流民一起送钱,两人明明身缠万贯却一路讨水喝

    一群胡人打扮的商人见了他们,特意留下了银钱和窝窝馕

    唐兵在遇到沙尘暴时,毫不犹豫护着钱袋,为了减轻负重,把身上的盔甲都脱掉

    “这钱是龟滋城送往西洲的军费,爬,也得爬到西洲城。”

    偶然的机会,唐兵得知流民也是兵,他带着战友们带血的家书,却不知道该送到哪里去

    后来两人又碰上了吐蕃军,唐兵为保护军费被敌人射杀,流民卢十四便独自一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军费完完整整的送到了城池

    营帐外,是一群须发皆白的安西将士们,他们坚守西域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再看一眼长安

    卢十四牵着马离开西洲时,恍惚间,又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沉默,是无尽的沉默。

    在听到这是“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后,李世民是不可置信的。

    但是在天幕结束过后,李世民沉默了,他不知道这件事情是在何时发生,但这样一件事情的发生,就意味着大唐气数不多了。

    “是我大唐,对不起他们!”李世民眸中满含泪水。

    本想说什么的魏征看到这一幕,突然闭了嘴,该说什么呢?

    陛下也不知道这件事情,他又怎么能在这件事情上说陛下呢?

    至于他一直说的陛下落泪乃不当行为这件事,这次魏征就不说了。

    就这么一次放过他。

    [安西军对得起大唐,大唐对不起他们]

    无论是大唐的哪一任君王,都无话可说,但心中如何想就不得而知了。

    李隆基自从天幕透露了安史之乱后,凡事与安史之乱这几个字相关的掌权之人都关了起来。

    无论如何,这次他一定不会让安史之乱发生。

    [李隆基,你可对得起他们?]

    李隆基:…怎么又和我有关?

    难道说这是在安史之乱发生的事情?

    李隆基按了按隐隐作痛的头,勤勤恳恳半辈子,好不容易想要寻欢作乐一番,居然翻车了?

    不得已,李隆基动了动他好久未动的脑子,努力挽救着此时的大唐。

    他不想再把这件事情背在身上了,他要让后世人看看,他不比太宗差。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生是汉家人,死亦大唐魂]

    安西军:这是值得的,为大唐。

    [安西都护府战至最后一兵,最后被全灭]

    [历史真的残酷且悲壮。]

    [但其实历史上他们一次都没成功了,在那片土地上唐军坚守了几十年,没能等来一块钱的军饷,一粒米的军粮]

    李世民:所以,我大唐终结于李隆基。

    李隆基,你扪心自问,李唐皇室子孙,你如何?

    ……

    该去一趟云南了

    去过云南,才知道它为何是“彩云之南”

    在大理洱海畔漫步,清风拂面,感受大自然的赐予

    如果你喜欢安静,可以来到泸沽湖,看白云流过,时光流逝

    每一个去过丽江的人,喜欢上它的地方或许都不一样

    木楼与石板路,流水与鲜花,还有

第35章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