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华娱2000年,一专封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7章 海外发行渠道初构想,胡润拜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搞发行和影院。

    摆在苏宇面前的问题就是,是自己搞,还是入股扶持?

    如果要入股的话,博纳就是一个不错的对象,99年成立的博纳现在已经初现威名,跟港城的制片公司关系很好,再过几年几乎是垄断了港片在内地的发行。

    以港城为桥头堡,然后向海外辐射,建立一个海外发行网络。

    而且,博纳以后也会成长为国内电影巨头,入股的话怎么都不会亏。

    但于东这个人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不会仅满足于发行,以后还会进军上游制片,下游院线。

    简单来讲,就是不受自己控制,甚至以后还会有业务冲突。

    影院的话,是重资产,前期投入会很大。

    苏宇想了想,最终决定,发行一定要自己搞,影院可以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

    但是发行的话,最重要的是业务能力,想找一个好的负责人很难。

    像博纳的于东,在中影工作的时候,就是因为会喝酒才受到了上面领导的赏识。

    后面自己下海创业,发行陈凯哥的《和你在一起》,陈凯哥就说于东每天背着个拷贝哪儿都跑,哪儿都一顿大酒,从早到晚,三顿酒,弄不好叫‘推销员之死’。

    苏宇一下子把目光瞄准了中影,这里面可是人才荟萃啊。

    于是,苏宇打了个电话给韩三爷,请他吃饭。

    韩三爷欣然赴约。

    “你想搞发行公司?”

    韩三爷脸上的一抹笑容瞬时就有些凝固了,缓了下神又笑道:“刚想夸你两部电影给我在集团内部涨了不少面子,转头你就要自己搞发行了。”

    “那不一样,我公司电影在内地会始终秉持和中影合作的原则,我搞这个发行公司最主要还是想面对海外,我们内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海外发行公司。”

    苏宇感慨说道:“没有海外发行公司,就处处受限,处处受人拿捏,人家不重视你,国内的好电影连国门都出不了。”

    “我想改变这种现状!”

    韩三爷感叹:“你这个想法很好,但很难!”

    哪怕是中影,在国外都没有发行公司。

    而是采用了合作模式。

    说是合作模式,其实还是老一套,跟国外大型发行公司合作。

    哥,我这里有部电影很不错,你要不要看看?

    当然啦,问题肯定不能这么简单来看。

    就比如说,内地商业电影刚起步,好片太少,你在海外成立发行公司,一年到头都没有一部跟得上质量的电影,养那么多人不亏得慌?

    再者说,就算有电影了,但如果发行一部亏一部,这不得亏死去!

    更别说,还要从头建立各种关系体系,这都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我知道很难,但总要尝试一下,但现在的问题是,我找不到这方面的负责人,想请三爷推荐一下。”苏宇说道。

    “你不仅要成立发行公司,还要挖我的墙角,狼子野心啊!”韩三爷笑着点点苏宇。

    随后又说道:“年轻人敢想敢拼是好事,我支持你。”

    “目前有个人我比较看好他,在中影工作了十几年,还负责过海外电影在国内的发行,对国内外市场都很熟悉,但能不能挖得动就看你的本事了。”

    苏宇喜道:“谢谢三爷。”

    随后,苏宇又跟韩三爷聊起了院线和电影院的事。

    韩三爷的数据肯定要比苏宇自己调查来的要详细。

    目前来说,国内有35条院线,电影院的话刚过900家。

    其中以魔都联合、京城星影联、中影星美、粤省华影南方、浙省时代、川省太平洋这六家院线最为活跃。

    目前大多数院线都是以自建+加盟的方式。

    后面的话也就出了万大这个变态,全都是自建影院。

    这是地产大户,没法比。

    跟韩三爷聊完之后,苏宇的思路也就慢慢清晰了。

    ……

    时光传媒。

    《初恋这件小事》和《绣春刀》在内地都已经下映。

    《初恋这件小事》的分成收益已经拿到了,5413.7万人民币。

    还有插入广告和影片结尾的贴片广告,拿到的分成是255万。

    还有音像制品版权,拍出去650万。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授权,比如小说啊,明信片,生活品之类的花边商品授权,不多,也就两三百万。

    人家肯出这个钱就已经阿弥陀佛了,就算不给钱,直接白嫖,也奈何不了。

    还有海外的一些票房分成,音像出租和销售之类的,还在结算中,没那么快。

    总之,目前来说,《初恋这件小事》的内地收益基本上就结束了,合计6500+万人民币。

    至于《绣春刀》,内地也是刚下映,分成还在结算当中。

    这还是

第257章 海外发行渠道初构想,胡润拜访(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