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九章 你不用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徵?

    王徵!

    朱由检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忙不迭伸手将老者用力扶了起来,难怪他手中有这么书,又是如此宝贝这本书,《远西奇器图说》,可是中国第一本有关西方力学的编译著作啊!

    徐光启的名声够大吧,可王徵,却是有和徐光启同样的贡献,被誉为“南徐北王”。

    崇祯四年时,王徵在当时的登莱巡抚孙元化的引荐下获授辽海监军道,协助孙元化练兵,却因孔有德吴桥叛变而遭叛军所俘。

    之后,孔有德放归俘虏,王徵被发送卫所充军,再而后,王徵遇赦还家,一直到现在。

    朱由检此时也是心绪激动,他对于王徵的了解,不仅因为他的科学成就,还有因为他是个教徒,可他并未因为自己教徒的身份而对大明未来没有丝毫的关心。

    在李自成攻城之后,当他面对国亡的残酷事实时,在“大节”和“十诫”之间立做判断,深浸儒家传统的王徵,毅然选择了自杀尽节。

    朱由检相信,他自小学习的儒家思想,定然还是深刻于他内心,不然也不会在那个时候,作出如此决定。

    而王徵的家人,则很好秉承了他的气度。

    其妻尚氏,虽然因为王徵信教同她早没了夫妻之实,可在得知王徵死后,忧愤成疾。

    而妾室申氏,也想绝食以殉夫,却被尚氏劝下,让她处理自己和王徵的后事,并照顾王家后人。

    申氏在其后几十年内,按照尚氏的吩咐,照顾着王家众人。

    而当时,因为王家已是家道中落,申氏于是躬亲纺纫以供家用,备尝艰苦。

    当王徵之子永春死后,申氏独自扶养永春留下的一子一女,待他们长大成人后,申氏已是七十多岁,可她并没有想着安享晚年,而是觉得自己完成了主母托孤之任,仍旧不食而死。

    朱由检并不赞同这种做法,人既然已经死了,剩下的人就要好好活着,可不赞同,并不意味着不钦佩。

    这是华夏儒家对于人们的影响,他们信奉家国,信奉家族,有忠,也有贞!

    “葵心先生,快快起来!”朱由检扶着王徵的胳膊,又看向他身后这些行李,问道:“这是要进京去?”

    葵心先生是王徵的号,对于皇帝这一声“葵心先生”,王徵更是激动莫名,两行热泪顺着脸上的皱纹就流了下来。

    朱由检身后的方正化和夏云二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老人家,怎么能得陛下这番礼遇。

    王徵,不过曾经做过辽海监军,帮助孙元化练兵罢了,而练兵还没练出什么成绩,就被抓走了。

    陛下是看上了他什么?

    宋司农还会种番薯呢,这人该不是会种些别的吧!

    王徵感动的同时,心里却也很是奇怪,陛下曾经对自己不屑一顾,早先呈上的几本书册更是犹如石沉大海,没有了下文,今日是怎么了?

    他不知道的是,如今的朱由检就缺科技人才呢,王徵不比在朝官员,在朝的人员好歹能有个名录可以翻找一下人在哪里,可要找如王徵这种,可如大海捞针呀!

    就算知道他家在何方,可他们这种人最喜欢的便是游历,游历起来就是三五年的时日。

    朱由检心中也是庆幸不已,自己的科举通告,居然就让王徵自己来了京城。

    倏地又想起适才之事,不由对定国公府多了几分怒意。

    他们要是对王徵真做了什么,便是死上一万次也不够了!

    “草民...”王徵抽了抽鼻子,颇是不好意思开口道:“草民听闻陛下开恩科,多了算法等这些科目,便想着来参加科举,顺便,献此书给陛下!”

    王徵说完,将手中的书籍递了上去。

    “好,好,”朱由检接过,随后翻了两页,点了点头,“这书编译得很好,朕很喜欢!”

    这话说得太敷衍,王徵也是察觉到了一丝,不过他并未有多余的想法,这书中所写都是外国的理论,陛下看不懂也是正常,能得陛下这么一句夸赞已是很好。

    只要有了陛下肯定,就能将这些东西传授给更多的人。

    朱由检敷衍,可不是因为他看不懂,相反,他对于这本书可是了解甚深,里面不仅记载了西方传来的力学理论,包括重心、比重、杠杆、滑车、轮轴、斜面等理论,更有不少机械样图并附有解说。

    更重要的是,里面还有他自己发明的不少器物,比如自行磨、自行车、轮壶、水轮自汲等。

    里面有个发明,让朱由检更是有兴趣,便是叫“火船自去”的,便是船只在水中自动航行,而“火”为船只提供动力。

    虽然记载并不是很详细,但光看这名字,就让朱由检想起了“蒸汽”。

    若是真的,这可比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要早了一百多年啊!

    若能用在大明的船只上,还担心开了海禁之后,没有弗朗机他们的船更厉害?

    “陛下,草民定不负陛下期望,考取功名为陛下尽忠!

第一百九十九章 你不用考了(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