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璟接过,扫了一眼,眉头微挑,饶是他也没想到皇帝钦点的状元会是这个。
此时,殿外新科进士和文武百官,也将目光聚焦到蒋德璟身上,或者说,他手上的结果上。
殿中三人更甚,他们垂着脑袋,耳朵却是支其,不知道自己是否和状元有缘。
蒋德璟“咳”了一声,开口说道:“一甲第一,张履祥!”
“张履祥?他是状元?”
“居然是他?”
果不其然,蒋德璟说完之后,殿外动静便大了一些,殿中,新科状元张履祥更是呆了一瞬,继而跪在地上谢恩。
他自以为是半个读书人半个泥腿子,这次入京不过就是碰个运气,却不想一碰碰到了个状元,他心头激动,身子颤抖,谢恩时语气都带了哽咽。
“一甲第二,李信!”蒋德璟继续道。
得知不是状元,李信也冷静了下来,榜眼探花的区别不大,再说了,看自己这模样,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了江南士子侯方域的,他在心中猜到了侯方域是探花郎,那自己就是榜眼了。
果然如此!
“一甲第三,侯方域!”蒋德璟最后说道。
至此,这次加试的前三甲出炉,虽然结果多少让人意外,但也算尘埃落定。
而为何定张履祥状元,之后的数月都有人讨论不休,也让人从这次科举中看出来朝廷的风向,今后啊,夸夸其谈之人怕是没用了,只有拿得出本事的。
不管什么本事,俗如种地也好,高雅如写字画画也罢,有本事就会有被重用的一日。
三甲唱完,接下去就是二甲和三甲名次,唱到名字的进士无须进殿,就在外谢恩就成。
之后轮到算科、法科、工科数人,唱完之后,礼官引着众人离开出宫,礼部堂官捧榜,用云盘承榜,伞盖鼓乐引导,出皇极门、午门,进士和文武百官皆随榜而出,至长安左门外张挂。
写着三百多名考生姓名和名次的皇榜,会在宫墙上张贴三日,三日后,再将皇榜送到内阁,由内阁送到国子监,将众进士姓名刻碑,随后这榜单就保留在国子监,以供后人查阅。
至此,这场科举也便暂且告一段落,新科进士只要等待礼部赐宴,然后等朝廷颁发朝服冠带和进士宝钞就行。
最后,便是等待授官,想要考庶吉士的,也要做好准备。
眼下,是张履祥以状元身份率领进士看榜,顺天府尹刘宗周站在一旁,他脸上带笑,很是欣慰。
看榜不过是个形势,可当新科进士在皇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时,心中油然而生出骄傲来。
“请状元插花!”礼官见时辰差不多,开口说道。
张履祥转身,刘宗周将红花插在他冠上,又将红绸给他披上,轻声道:“本官很高兴!”
张履祥红了眼眶,他躬身行礼,“多谢老师!”
刘宗周任职绍兴知府时同张履祥结识,在学问上的确指点过一二,但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张履祥却将他视作恩师。
眼下自己状元及第,刘宗周亲自给自己插花披绸,这让他心中更是激动。
“去吧!”刘宗周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张履祥点头,转身骑上御赐的白马,沿着皇宫前的御街朝外而去,身后,榜眼和探花同样骑在马上,跟在张履祥身后准备游街去。
这一路,鼓乐齐作、热闹非凡,可以说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路上崇拜艳羡的眼光,街头巷尾的传唱,以及路旁女子爱慕的眼神,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感。
......
朱由检回了武英殿,刚坐下就听郑芝凤求见,朱由检笑了笑,想着定然是为郑森来的。
果然,郑芝凤进殿之后就传来郑森的意思,愿意进宫习武。
“好,这令牌你交给郑森,没月逢一、三、五,便让他进宫,直接去校场就成!”
“是,明日就二十三,臣让他准备着!”郑芝凤笑着应道。
朱由检“嗯”了一声,朝郑芝凤挥了挥手,朝王承恩道:“传倪元璐。”
王承恩领命,可不想刚走到殿外,远远就见范景文、倪元璐、陈洪绶和崔子忠四人走了来。
“正好,陛下宣呢!”王承恩脚步回转,笑着朝倪元璐说道。
“那要不倪尚书,您先进去?”范景文脚步停在殿外,犹豫着问道。
“都进来吧!”
殿中,朱由检已是听到了外面的话语,范景文几个闻言,也就不再纠结,抬步走了进去。
“是宝钞的事?”朱由检看想范景文问道。
“是!”范景文手上是个木盒子,说完双手奉上,王承恩接过将盒子放在朱由检案上,打开之后,里面赫然是几张宝钞。
朱由检取出,头一张就是朱元璋的画像,不是史书上的鞋拔子脸,朱元璋这像脸庞圆润,目光中透着威严,不苟言笑,十足的帝王气势,想来很能震慑贪官和妄图造假之人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三甲出炉(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