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前途无量陈晨卫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7章 再劝自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S店是一个口碑非常魔幻的存在。江湖上经常说他们的是四儿子店,因为专门坑老子。

    常规认知里这个老子是户,实则不然。

    他们连厂商也坑。

    在他们坑户之前,还要跟厂商先进行一番博弈。

    4s店的本质是汽车生产厂商的外包销售渠道,毕竟卖车不是买菜,属于搭建消费,用户买之前都得看车买车试车,这就需要庞大的体系来支撑。

    而往往厂家会在这一步选择身前,通过外包的销售方式来实现和户的互动。

    导致一部分4s店成为了二道贩子的存在。

    经常投机倒把的人都知道,二道贩子是这个世界上节操最差的一群人。

    具体到汽车领域,更是如此。

    正常情况下,四儿子店老老实实卖裸车,挣的钱也就是八到十二个点。

    这点钱自然是喂不饱二道贩子的,所以他们总想着整点花里胡哨的东西,这些骚操作自然是由用户承担。

    首先是价格博弈。

    任何销售都知道自驾车的底价是多少,但他们从不会给用户看底价,给个一万块的优惠,还说自己要上楼去跟经理请示。

    如果消费者能跟着他上楼,会发现他仅仅是上楼蹲了个坑而已。

    除去价格之外,还有PDI检查费、保险、车膜、牌照一堆等着。

    户稍微质疑一下,四儿子店会甩锅说这是厂家要求,他们没有办法。

    最终还是由户和厂家承担了所有。

    在卫筱看来,四儿子店是上个事迹的产物,老旧过时且全是负面作用,没必要保留。

    “老宋,卖个车而已,没必要给自己请来一群祖宗。”

    可宋杰不理解:“话是这么说,但换个角度看,4s店也是我们的最大户。”

    他觉得卫总的理解有些偏差。

    她把四儿子店当做了经销渠道,而宋杰以为这个群体是户。

    无非就是车厂以批量低价的形式,保证了销量,从而降低了流水线的成本。

    “之前也有人搞过直营模式,但下场不太好看,毕竟大宗工业品还是需要销售规模的。”宋杰脑海里蹦出很多友商锤死挣扎的画面。

    卫筱态度坚决:“那些驴马蛋子怎么和本总裁比?”

    宋杰:“……”

    “我的意思是,新时代的销售,其实更多的是在网络营销上。”

    “至于线下,每个城市保留一到两个交付点就足以。”

    “没必要搞得满大街都是。”

    沈欣听了半天,她虽然不愿意给宋杰拨钱,但站队还是偏宋杰。

    她只是希望压缩一下成本。

    于是出声帮腔道:“那用户在买车之前的流程呢?比如试驾这些。”

    “试驾在交付店完成,其他全部在app解决,这样会给消费者避掉很多雷。”

    宋杰和沈欣不置可否。

    消费者是避雷了,可厂家有些踩坑的意思。

    这种销售模式业内有人尝试过,下场不怎么好。

    究其原因,还是覆盖面不够,渗透率不高。

    也不是每一个准车主都愿意打车穿越城市去另一端试驾车辆的。

    这其中的弊端无法用数据量化,但弊端肯定是有的。

    沈欣再次尝试:“卫总,关于模式的问题,我们还是再考虑……”

    “不用考虑了,我意已决,再劝自杀。”

    卫筱嘴硬的不行,因为她知道再怎么掰扯,自己也是理亏。

    采用直营方式,对销量肯定是有影响的。

    可是!

    那又怎么样呢?

    按照目前的成本可算,卖一辆车她得亏三万出头。

    这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实了。

    陈狗拿出的整车方案太扎实,用料太猛,根本赚不了一点。

    按照他的说法,后期成本才能降下来盈利。

    前期的阵痛是免不了的。

    行,阵痛免不了,那我痛的轻一点总行了吧?

    前期用直营的方式稍微控制一下销量,少亏即是赚。

    等到陈狗那边生产成本降下来,再慢慢扩大渠道。

    直营这种方式就很香了。

    等于卫筱把销量完全掌控在了自己的手里,随时调控。

    不过营销的方式不是洋娃娃最关心的。

    在她看来,这次会议的重点在于营销的规模。

    “现在生产和销售的大部分事情都已经定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风盾汽车的前景在哪里?”

    卫筱看向俞兆林,希望从他的嘴里得出几个数字。

    市场调研确实也是他的强项。

    过去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精心准备,收集友商同级别竞品的情报,深入了解他们的销量。

    最后通过评估,他心里有一个大概的预期。

    “之前陈总提出我

第427章 再劝自杀(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