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没有急着作诗,而是淡淡扫视众人,最后视线停在薛绍身上:薛山长文采飞扬,我曾听闻过许多您的诗作。
薛绍傲然一笑:我只是文院的山长,二十五岁时一篇文章震动京城,有幸被陛下任命为文院之首。三十岁时随陛下南巡建康,在翠屏山上设立文院,至今已有十年,为大奉培养了无数人才。
刘博嗤笑:二十五岁名震京城,四十岁自称培养了无数大奉人才?
薛绍眼神微眯:正是如此。
一旁的孙乐冷笑:刘博,薛山长的文采天下皆知,就连陛下也会经常请先生进宫为各位殿下授课。
刘博轻声哦了一下:那我倒想问问,这十五年来,薛山长有没有培养出能收复失地的人才?
一句话让薛绍脸色涨红。
刘博淡笑:陛下以文治国,是为了教化天下,让百姓摆脱愚昧,让官员明白职责,让万民铭记收复故土的永恒志向!
而你作为文院山长,做到了分毫吗?
你!
薛绍从未被人如此直接地质问,心中怒火中烧。
刘博转向孙乐: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懂得德行,心存仁慈,常怀平常心。而你心胸狭隘,实在让人不屑与你交往。
崔富贵和宫洛雁没料到刘博直接反驳,瞧着薛绍和孙乐愤怒得脸色通红,顿时觉得有些尴尬。
刘博啊,要是能当场作诗当然更好,若不行,那就让小雁先陪你下去休息吧。
多谢庄主,不过既然孙公子想听诗,我这里恰好有一首。
是吗?
孙乐冷笑:难道又是抄袭别人的诗作?
刘博淡然一笑:是否抄袭,一听便知,只是...
只是什么?
刘博笑道:只是我的诗词杀意太浓,怕你承受不住,万一受伤,就不太值得了。
哈哈....
孙乐仿佛听见了天大的笑话,眼中满是嘲笑:我没听错吧,一个小小的管家竟自称诗词杀意浓厚?
刘博啊刘博,你太高看自己了。
刘博淡笑不语,周身似乎弥漫着淡淡的气场。
薛绍在一旁微微皱眉,深望着刘博:世间文气分三等九境,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管家竟能做到文气外溢。
崔富贵和宫洛雁闻言大惊,他们也没料到刘博竟达到了文气外溢的境界。
孙乐微微惊讶后也只是冷笑一声:文气外溢只是初入门槛,我不信一个小小的管家能凝聚出多强的文道之力!
刘博笑道:文道之路,浩渺无边,我也只是刚窥其皮毛,既然孙公子不信,那在下就冒犯了。
孙乐冷笑,傲然站立,随手拿起身上的玉佩:这玉佩是我在京城时一位大儒所赠,刻有'不让'二字。我不信你一个小小的管家,能有多少杀伐的文气。
看到孙乐握着玉佩,薛绍紧皱的眉头才舒展开:《论语》有云,当仁不让于师,这'不让'二字,蕴含儒家之礼,小乐有此玉佩,必胜无疑。
宫洛雁闻言大惊,连忙说:山长,姑丈,既是诗词比试,就没必要动武了吧,毕竟伤了谁都不好。
崔富贵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至此:山长,这...
薛绍冷冷地说:崔家主,年轻人血气方刚可以理解,但必要的挫败也是必要的经历,否则岂不是不知天高地厚。
孙乐也是一脸傲慢:崔叔,此事已是我与刘博之间的事,还请你不要插手为妙。
刘博看着孙乐手中的玉佩,只是一笑,轻轻向前迈了一步。
周围似乎有气流涌动,那股温和而平缓的波动如同清风拂面。
孙乐一怔:我还以为是多厉害的文气....
只见刘博身上那温和的气息忽然变得冷峻,紧接着,冰冷中带着无尽杀伐的语调缓缓响起:
暗夜潜行五千卒,秘令军旗映月辉。耳边似有金属交击的轰鸣,汹涌的文气犹如实质的利箭,刺骨的杀意弥漫。
孙乐瞪大眼睛,仿佛置身于狭窄的巷弄,四面八方刀光剑影逼近。
薛绍见状,面色骤变:小乐,玉佩!
孙乐连忙举起手中的玉佩,儒家的浩然正气如波纹扩散,不让二字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欲破开这杀伐,挣脱束缚。
气息波动,刘博再踏一步,语如寒冰,诵出诗的下两句:
短巷兵器交错时,生死静默如草芥!
咔嚓!
孙乐手中传来清脆的破裂声,刻有不让的玉佩竟从中断裂,断口平整,如刀削一般。
孙乐面色瞬间变得惨白,身形摇晃,一口血喷出。
小乐!
薛绍大惊失色,连忙挡在孙乐面前,冰冷的脸色如同寒潮:刘博,你找死!
刘博漠然地看着薛绍身上的光芒,平静地说:怎么,刚收拾完小辈,长辈又出来了吗?
你!
崔百万猛然惊醒,急切阻止:山长不可!
他上前一步,挡在刘博
第5章 文采也能伤人(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