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三点点头,如此是最好的。
之后日子过得飞快,到了新帝登基这日。
这是史上首例上一任皇帝还活着就传位下一任的,算是喜事中的大喜事,虽然时间紧张,准备得比较仓促,但所有人还是拿出最好的状态。
按理来说,新帝登基,其他国家要派使臣来参加宴会的,让大家伙儿都知道齐国皇帝换人了,别搞错了。
但这边时间紧迫,又在打仗,就只是派人给周边国家说一声,宴会就不必参加了,毕竟这么短的时间,信件送到的时候,新帝都登基好几日了。
登基大典这日,史无前例的热闹,新帝后游街,祭祀大典上,新帝直接封了太子。
是的,直接封了太子,毋庸置疑,正是小君。
可怜小君正在群众里跟着行大礼,然后想着一会儿去医馆接娘亲一起进宫参加宴会的,突然被点了名,整个人都懵了。
“小殿下,陛下喊你呢!”
旁边有人伸手拍拍他,小君回过神来,忙上前听旨。
新帝说道:“朕身子不好,膝下无子,你是先太子兄长唯一的孩子,又是父皇悉心培养的好苗子,立你为储君最合适不过。今日大好的日子,便一起定了。”
此事说意外确实挺让人意外的,毕竟新帝登基之日就立太子挺少见,但立为太子的人是小君又在众人的预料之中,毕竟新帝没有孩子,而皇家孙辈里面,就小君是最出色的,先太子对新帝又有恩,不管怎么看都合适。
于是,大家很轻易就接受了,除了小君本人。
他是想过可能最后皇叔会传位给自己,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可没想这么快就被立为太子啊!
身为太子,身上的责任可比现在重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太子要搬进东宫居住,帮助皇帝一起处理政务,他还在上学的年纪,不想承受这么多啊!
可新帝都开了口,事情已成定局,他也没法再说什么,这是皇叔给自己的保障,他不能不识好歹。
“多谢皇叔!”
他认真叩拜,从容地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新帝看着他从容不迫的样子,很是满意,这是天生的帝王命,小小年纪这么沉稳,是个好料子,希望他在位的时间里,小君能好好成长,从他手里接过皇位,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宫里太上皇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是笑了笑,并不做什么评价。
就像他之前说的,反正皇位给出去了,之后要怎么安排就是新帝的事,可跟他没有关系。
但心里对新帝的做法还是很满意的,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告诉自己,他也是一心为公的。
当皇帝的人,就该有这样的觉悟。
梁家人当天就知道小君被立为太子的事,一时间又高兴又紧张,他们就是一群泥腿子,不知道小君被立为太子后自己该做些什么,便一起去找江若云讨个主意。
江若云摸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笑得很是温和:“不用做什么,还跟以前一样做自己的事情就行,小君当上太子,只会越来越忙,估计回来的次数少了。”
邱氏说道:“别的倒没什么,就是这孩子小小年纪要承受这么多,我怕他累到,就是不知道以后我还能不能给他送好吃的补身子。”
太子是一定要住在东宫的,大家都知道,虽然不舍,但也还是能接受,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小君的负担。
“当然可以,娘要是有空,可以多去宫里看他,他一定会很开心的。”
邱氏这才安心,卫氏说道:“四弟妹,若是小君进宫去住,不如你和小妹就搬回来住吧,咱们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有事也好照应,何况你这大着肚子,回头生了我们都能照顾你坐月子带孩子,小叔不在家,我们也要把你照顾好的。”
这话说到邱氏心坎上,这可是老四家第一个孩子,老四又在战场上,不能有任何差错,孩子必须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出生才行。
“你大嫂说的对,小君要进宫,你不能跟着去,那就搬回来住,一家人好照应,这本来也是你们的房子,主院一直给你们留着。”
邱氏开了口,江若云笑眯眯点了头:“好啊,我也喜欢一家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徐曼住在哪里都行,与家里人相处的都很愉快,自然也是没有意见的。
小君都没能回家,只能从宫里派人来接梁家人进宫参加宫宴,江若云大着肚子得到了优待,直接跟小君坐一桌的,位置宽敞,也最靠前。
徐曼跟着梁家人坐在后面,周围倒是有人想上前来攀谈拉近关系,但如今梁烨不在,梁家其他人都是平头百姓的身份,有什么话也说不到一块去,便放弃了。
卫氏几人原本还有些紧张要是有人找自己搭话要怎么办的,现在见没人搭话,也没人在旁边说风凉话,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开始尽情享受宫宴。
吃的喝的都是顶顶好的,又有歌舞能欣赏,他们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另一边,小君也在小声跟江
第538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