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秦时明月开始的八小时工作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章 少府干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过始皇帝陛下。”

    赵子珏恭敬的上前行礼道。

    嬴政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握着一份竹简,正在批阅,听到赵子珏的声音。

    嬴政抬起头来,看向下方的赵子珏,声音中带着天下唯一的霸气与威严。

    “你就是赵子珏?”

    “是。”

    赵子珏并未抬头,依旧保持着行礼状态,回应道。

    “起来吧,扶苏向朕举荐,说你是天下难得一见的英才。”

    嬴政放下手中的书简,端坐龙椅,身体微微向前倾斜,看着赵子珏道。

    “遵始皇帝陛下令。”

    赵子珏先行行礼,随后才起身,

    起身后,赵子珏并未抬头,而是偷偷侧目看了一眼内侍的方向。

    此时内侍盒子中放着一卷无法打开的书简,此时书简之上绽放微弱的光芒,但这光芒却只有赵子珏能看到。

    即使是坐在龙椅之上的嬴政,也未曾发现书简上的光芒。

    赵子珏只是瞥了一眼,随后便收回视线,依旧并未抬头看向龙椅之上的嬴政,但心中已有几分了然。

    低头保持着行礼的动作道,“承蒙公子看重,过誉了。”

    “哼,朕不喜欢你们儒家所谓的谦虚,扶苏说,你有恢复民力、予百姓休养生息之能,那你告诉朕,如何恢复民力,又如何能让百姓休养生息。”

    嬴政推崇法治,而儒以文乱法,导致嬴政对儒家并没有好感,话语中,带上了几丝不气。

    “在下曾向公子谏言,以墨家、公输家之能,可辅助百姓耕种、纺织,以农家之能,可育种增加粮食产量,以医之能,可驱百姓之疾,以法家之能,可令百姓井然有序。”

    赵子珏对着嬴政道。

    “哼,那儒家呢,据你之言,儒家又有何用。”

    嬴政不屑的冷哼一声,但并未针对赵子珏对墨家、公输家、农家以及医家之言,而是问起儒家道。

    毕竟以嬴政的能力,清楚的知道,赵子珏所言非虚,毕竟桃林村一事早有验证。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待到百姓休养生息之后,便是儒家、道家之能,予百姓知礼仪,知荣辱。”

    “胡言乱语,天下自有法治,何须礼仪荣辱,儒以文乱法,便是对法治最大的危害。”

    “陛下可知,礼乃法之源,法乃礼之基,礼法本就一体,何谈儒以文乱法。”(意思是,法律是最基础的道德,道德是法律的延伸。)

    “礼法一体,伶牙俐齿,朕倒要听听,何为礼乃法之源,法乃礼之基。”嬴政声音很平静,低头看着赵子珏道。

    这一刻,赵子珏仿佛被一条巨龙盯着一般,后背不由的渗出一阵冷汗。

    “盗采人桑叶,藏(赃)不盈一钱,罚劳役三十天,此乃违法,若有盗心,无盗窃,法自不罚,此乃不违法,违礼,若助邻里收桑,法亦无赏,但为礼所倡。”

    “故此,若行礼,自不违法,若违礼,不违法,为人所不齿,但法自不罚,若违法自有法治处罚,故此,礼乃法之源,法乃礼之基。”

    赵子珏平缓了一下,随后继续解释道。

    “法使人畏刑而不敢盗窃礼使人互助而导人向善,故,礼法本一体。”

    “更何况,若非如此,儒家荀子师叔祖如何能有两位法家之弟子”

    听到赵子珏所言,嬴政点点头,看样子,眼前之人的确是有真才实学,而非滥竽充数之辈。

    虽为儒家弟子,但对于其余百家并不排斥,反而推行百家并行之法,并且却对法亦是极为了解,更有属于自己的理念。

    而且其见解,虽然并不符合现在的秦国,但却异常适合将来的秦国。

    现在天下虽然一统,但六国余孽仍在暗中潜伏,百姓之心未归大秦。

    但是,待到他将六国余孽被彻底消灭,那时,赵子珏的理念便有了用武之地。

    此人的确和扶苏甚是相配,俱为将来为秦国休养生息之人。

    然而当赵子珏最后一句话落下之时,嬴政双眼微不可察的缩了一下,但只是一瞬,随后再度恢复正常。

    “你曾言,百家并行,可墨家兼爱非攻,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农家顺民心,忠爱民修饥馑,救灾荒,各家其理念各不相同,甚至多为我大秦的阻碍,你如何百家并行。”

    嬴政继续道,但话语中已经没了之前的冰冷的,带上了一丝的问询之意。

    “大秦的阻碍并非百家,而是六国余孽,陛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三代之后,天下一家,具为秦人,墨家兼爱非攻爱的是大秦之人,非攻护的亦是大秦之地,农家、儒家、医家所爱,所救之人皆为大秦之人,何谈阻碍呢。”

    “并且墨家、公输家管其工业,医家管其医疾,儒家管其礼,百家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皆为大秦之助力,又岂会阻碍。”

    赵子珏恭敬的行了一礼后,顿时提高了声音,话语中,略带几分激扬之意

第113章 少府干丞(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