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响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人无千日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黄昏时分,刚刚放晴的天空又布满了阴云。

    看起来,好像又要下大雪了。

    晚饭后,王明泰说:“明安,你陪妈说会儿话。”

    王明安问:“你干啥去哥?”。

    “我出去有点事情。”

    王冯氏看着大儿子,没有说话。

    丈夫王维忠死后,每逢家里有事情,王明泰起先还征询一下她的意见。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比一天冷淡,开始自作主张了。

    时间一长,王冯氏就习惯了,不再过问大院里的一切事务。

    整日里吃斋念佛,母子倒也相安无事。

    儿子大了,翅膀硬了,该让他独自高飞了。

    不过,王记车马大店的生意,在王明泰的苦心经营下,蒸蒸日上。

    与老掌柜王维忠活着的时候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王冯氏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对这个大儿子更加放心了。

    此刻,王明泰嘴里说的有事情,就是想去找吕厚仲。

    在事情没有成功之前,他不会向别人透露半点风声。

    当然,也包括母亲王冯氏弟弟王明安。

    出了大院,王明泰抬头瞅了一眼阴沉沉的天空,就大步走向吕厚仲家。

    吕家坐落在野麻滩的中间,四周种满了各种高大的树木。

    柳树槐树榆树白杨树,等等,要有尽有。

    尽管眼下是深秋,树木凋零了,但远远望去,就像一座林中庄园。

    寒风中,吕家大门口的那副对联显得格外沧桑。

    一等人忠臣孝子

    两件事耕田读书

    在他遥远的记忆中,这副对联贴在吕家大门口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至于到底有多长时间,他也说不清楚。

    别说王明泰了,就是整个野麻滩,除了吕厚仲之外,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据吕厚仲说,这副对联是他的老祖宗临终前留给后人的家训。

    野麻滩这支吕家来自于浙江崇德县,祖先就是明末清初时期大名鼎鼎的大学者大诗人吕留良老先生。

    对这种说法,不同的人听了,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反应。

    有人听了啧啧咂舌,也有人半信半疑,还有人满脸不屑。

    王明泰父子的反应截然相反。

    老掌柜王维忠就属于根本不相信的最后一种人。

    但是,王明泰却相信吕家人的这种说法。

    此时,顶着凛冽的寒风,默默地看着这副对联,他心中突然腾起了一股沉重。

    王氏家族要想取代吕氏家族,成为野麻滩的第一家族,恐怕不容易。

    怀着这样的心情,王明泰走进了吕家大门。

    吕厚仲正在屋子里抽旱烟,语气淡淡地问了一句。

    “明泰来了?”

    “来了。”

    “坐下陪老伯抽烟。”

    “嗯。”

    王明泰不气地坐在对面小板凳上,掏出烟锅,装上烟叶,抽了起来。

    以前,野麻滩有事情,都是父亲王维忠出面与吕厚仲接洽商量。

    可如今,不论大事还是小事,就该他出头露面了。

    两人都没有说话,屋子里只有吧嗒吧嗒的抽烟声。

    一锅旱烟快要抽完的时候,吕厚仲随口问了一句。

    “明泰,你来找我,有啥事情?”。

    俗话说,夜猫子无事不登三宝殿。

    王明泰能够来吕家,肯定有事情。

    从见到他的第一眼开始,吕厚仲就一直在猜测。

    “吕老伯,我想请盘龙寺的绝渡和尚做一场法事。”。

    吕厚仲略显惊讶地“哦”了一声。

    果不其然,真的有事情了。

    “吕老伯,王家这两年先后发生的事情,你最清楚。”。

    吕厚仲说:“我当然清楚了。”。

    去年老掌柜王维忠死的很突然,今年新婚妻子沐香死的就更蹊跷了。

    看来,这两件事情让王家大小子招架不住了。

    “吕老伯,野麻滩这两年不太平,是不是张葛氏的阴魂在背地里作怪?”。

    说这句话的时候,王明泰做出一副很愁苦可怜的样子。

    之所以这样做,只是想得到吕厚仲的同情与支持。

    因为他很清楚,在野麻滩这块码头地方,如果得不到吕家的支持,有些路很难行得通。

    吕厚仲吐了一口烟圈,说:“张葛氏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

    王明泰完全听懂了对方的意思。

    过了一小会儿,又说:“绝渡和尚跟我说,这个老寡妇的阴魂一直在野麻滩飘荡。”。

    这一下,轮到吕厚仲为难了。

    “明泰,绝渡真的是这样说的?”。

    王明泰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第9章人无千日好(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