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响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突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通成了野麻滩新一任保长的那天,天空中正飘着雪花。

    天气阴沉,西风呼啸。

    这是做完张葛氏的法事之后的第一场雪。

    一连晴朗了十几的天气终于变了。

    黄河边,赵家两年前新建的大院显得很威武有气势。

    堂屋里的炉火烧得正旺。

    赵通盘腿坐在热炕上,正有滋有味地喝罐罐茶。

    真香真过瘾。

    他吐出一口气,心里感叹了一声。

    望了望儿子,问:“光奎,你要不要也喝一杯?”

    赵光奎摇了摇头。

    他不喜欢喝茶,只爱喝酒。

    喝醉酒后的感觉,头重脚轻腾云驾雾,很爽。

    他今天一大早就来见父亲,不是为了喝罐罐茶。

    “爹,你当了保长,要庆贺一番。”

    这才是他来见父亲的原因和真实目的。

    赵通说:“做人做事不能太招眼,要低调。”

    “王明泰当上保长的时候,不也是大摆酒席大宴宾吗?”

    “他是他,我是我。”

    “爹,我咋就弄不明白你呢?”

    “你不明白的事情还多着呢,慢慢就明白了。”

    母亲赵杨氏说:“掌柜的,要不就听光奎的话,咱们也庆贺一次?”

    赵通瞪了她一眼,重复了一遍刚才说的那句话。

    “在野麻滩这块地方,做人做事不能太招眼。”

    赵光奎说:“你是保长了,还怕谁?”

    “这不是怕不怕谁的问题。”

    赵光奎气的说不出话来,只能重重地“唉”了一声。

    父子之间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

    赵通心平气和地继续喝自己的罐罐茶。

    赵光奎走出大院,顶着雪花,来到赵家码头。

    这里距离赵家大院只有短短的两里路。

    今天没有生意,几个筏子都蜷缩在河沿边的窝棚里。

    他站在黄河边,大吼了一声。

    筏子们提着裤子,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

    赵全有问:“六叔,你叫我们?”

    赵光奎说:“走,去县城。”

    “去县城干啥?”

    “叫你去你就走,别问这么多。”

    赵全有不敢再多问一句,赶紧和杨宝一起去划船。

    赵光奎恨恨地吐出一口长气。

    父亲赵通当上保长了。

    今天是老赵家人在野麻滩几十年来最扬眉吐气的一天。

    他决定去西靖县城里庆贺一番。

    浑浊的黄河水翻卷着浪花,气势很磅礴向东滚滚流去。

    船行到黄河中央,杨宝放开喉咙唱起了家乡河套地区的情歌。

    送情郎送到五里坡,

    再送五里也不多。

    倘若路上有人问,

    就说是表妹送表哥。

    送情郎送到黄河边,

    抬头瞧见了两只鹅。

    公鹅就在前头走,

    母鹅跟在后头叫哥哥。

    唱完,大家都粗声野气地哈哈大笑了起来,

    笑声漂浮在河面上,随着河水传出了很远。

    赵光奎肚子里的那股郁闷气完全消散了。

    顿时感觉到心中舒畅了许多。

    在这股压抑已久而突然爆发出来的大笑声里,船来到了南岸。

    西靖县城与北岸的野麻滩隔河相望。

    县城中央耸立着一座钟鼓楼。

    南靠巍巍乌兰山,北临滚滚黄河,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说,这里曾经做过春秋时期一支游牧民族的都城。

    同时,也是汉唐古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地。

    时至今日,已经沧桑繁华了一千多年。

    下了船,几个人走进了郑记卤肉店。

    赵光奎是这里的常。

    他们走进来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几个人了。

    老板郑麻子笑着说:“赵爷来了?”

    “来了。”

    “到里面坐。”

    “切三五斤熟肉,再打几斤青稞老酒。”

    “赵爷今天遇上喜事了?”

    “遇上天大的喜事了。”

    “恭喜赵爷。”。

    说完,郑麻子就笑嘻嘻地忙活开了。

    赵全有问:“六叔,你今天遇上啥喜事了?”

    “你四爷当保长了。”

    在老一辈弟兄们中,赵通排行老四。

    这句话的声音很大,惹得那几个人都抬眼看着他。

    “真的?”

    赵光奎使劲地点了点头。

    “哈哈哈,四爷当上保长了。”

    “今天是他当上保长的第一天。”

    “六叔,那以后我们赵家人

第16章突然(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