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我国先民从古至今都喜欢记录一些超自然的东西。
战国有《山海经》,宋有《太平广记》,尤其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更是使这些鬼狐神怪,道士异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当代人不禁提出了质疑之声:物质决定意识,鬼狐神怪又怎么可能超自然的存在?
无独有偶,这些古书中所记录的奇闻异事也零星的出现在了现代社会中,并且被一些有心的人所记录了下来:
1951年,梁山码头遗址暴雨过后发现成群双头蛇。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世界上第一具湿尸,其埋葬年代虽然超过两千年,但尸体肌肉依旧富有弹性,关节可以活动自如。
1980年,罗布泊荒漠内一连七天传出悦耳的西域古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其传播范围方圆百里。这一年我国著名科考人员彭加木进入罗布泊考察探险,并在此失踪。
1981年,狐仙事件震惊香港,一时间闹的人心惶惶。
1995年,成都僵尸事件······
第一章后王庙的传说
这是鲁西南最边陲的一个小村,所属郓城县,名叫后王庙。
有一户农户,院子里有两棵千年古树。一棵柳树,一棵槐树,两树相距十步,且都粗壮无比。
这家农户早先三世同堂,老人去世后就剩下了王小虫和他父母两代人。解放前,小虫的爷爷奶奶从山西逃荒来到山东郓城县,看到这肥沃的黄河滩涂就有了定居之意。
定居之初遭到了小虫爷爷的反对,只因这里有两棵遮天蔽日的大树。这两棵树遮阴不说,还有一颗是柳树。俗话说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其风水上说不过去。老太太却解释,大榆树能在青黄不接的时节长出榆钱用来充饥,柳树夏天也能引来一群群可以下酒的蝉龟子。老头子一听这个,便欣然接受了,毕竟在那个时代,能填饱肚子还是第一要考虑的。从此他们就在这里搭建了一间茅草屋,并用篱笆把两棵大树圈进了院子。
接着这里又陆续来了一些逃荒者,大家纷纷在这里开荒,建房,渐渐的,这里成了一个村庄。后来二老在这里生了王小虫的父亲,小虫的父亲又娶妻生子有了小虫。一家人风风雨雨几十年也算过得美满。
直到有一天,村里人却发现了老太太有种不寻常的能力。
那年,村民刘跃进老来得子,生了一个男娃。这本是一件喜庆的事情,但是男娃出生后就浑身抽搐。这家人赶紧用牛车把孩子送到县城医院。医生看后纷纷摇头,说是孩子在肚子里没发育好,还带有很严重的遗传病,根本活不过几天。这家人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又把孩子拉到了省城大医院。没想到大医院的说法也和县医院如出一辙。一家人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村里,正巧碰到了小虫的奶奶。
小虫奶奶却说了一些让大家莫名其妙的话:“凡事都有个因果,但这娃儿是无辜的啊。”
刘家人正为老太太这句话一头雾水。当晚老太太却敲响了刘家的大门。进门后老太太一把拉住了刘跃进的手说:大兄弟啊,娃儿有救了!
刘跃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咋着有救啦!
“你这堂屋下边原来是一个井,是不是被你盖房子的时候用砖头填死啦?”
刘跃进吃了一惊,寻思着这事我没给别人说过啊。
老太太却侃侃而道:你这井里原先有个大蛤蟆,是黄河里蹦跶上来的,它在这里修炼了五百年,却被你一不小心用砖头给砸死了。从此,你算是戳了蛤蟆窝了,它的亲朋好友都来找你算账,所以你家才过的这么穷,年龄这么大了才生了个儿子,而且生下来还有病。
要是平时有人对刘跃进这么说,他肯定是会火冒三丈的。但是老太太说的句句戳中他的心窝。刘跃进细细一想,这几年院中虽然远离河湖却从来没有断过癞蛤蟆,尤其下雨天,他们甚至会在院子里排成队嗯啊嗯啊的叫唤。
刘跃进半信半疑:“您接着说。”
老太太神秘的压低了声音:你这娃儿呀,得的并不是什么看不好的病,而是蛤蟆们在抽他的筋呢!你要是想救你的娃儿,就赶紧把这井里的死蛤蟆找到,之后好生安葬,再陪个不是,相信这些灵物也不是不讲理的主儿。
这刘跃进听后虽然觉得荒诞,但是救子心切也就宁可信其有了。他和妻子连夜扒开了堂屋下边的那口枯井,用了三天时间才把里面的碎砖头清理出来。在清理到井底的时候夫妻二人吓了一跳。只见一块大青砖下面露着一条干瘪的蛤蟆腿。他们取下青砖,整条蛤蟆的干尸就暴露了出来。
后来夫妻二人找了村里手艺最好的木匠打了一个精致的木匣子,算是给蛤蟆当棺木了,接着又找了风水先生给选了一片头顶河川脚踩平原的开阔地给埋葬了。事后又给蛤蟆烧了一些纸钱,上了一些贡品。
从此之后刘跃进的娃儿就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只是手脚行动起来有些木讷。那一年雨季,大雨哗哗下了半个月,刘跃进却在家中再也见不到
第一章 后王庙的传说(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