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开局砸了丞相的七星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章 托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续几日,诸葛亮陪着刘备,殿内下棋品茗,赶上天气好,诸葛亮也会陪着刘备出去散散步。关于他的身后事,关于蜀汉未来的发展和走向,刘备几乎与诸葛亮都聊了个通透。

    “唉,孔明啊,以后就全靠你了。”

    “孔明,要辛苦你了。”

    “孔明,林夕会是一个好帮手,阿斗也会是个好皇帝。”

    这些话,刘备每天都会对丞相说上几遍。

    “陛下,林辅汉已经将您的身体调养好大半了,您善保龙体,再扶阿斗一程。”

    “唉!莫哭,朕一时半会儿还走不了,林夕那丫头不让啊!哈哈哈!”

    丞相也破涕为笑。

    “既如此,丞相速速回成都吧,按照咱们商议的,早做安排,为阿斗将朝堂稳住!”刘备换上严肃的语气。

    诸葛亮躬身施礼,“诺!”

    “就直接走吧,不用来找朕辞行了,告别的话,咱们下次见面再说!”

    诸葛亮听出这弦外之音,眼泪又忍不住扑簌簌掉落,抬头仔仔细细看了刘备一眼,当年那位立在草庐外数个时辰等自己醒来的主公,如今仍旧龙章凤姿、宽厚仁德,但须发皆白,皱纹深刻,眼中少了进取的锐气,多了迟暮的荒凉。

    下一次再见,就是最后的诀别了吧。

    章武三年四月,在永安养病大半年的刘备再次急召丞相及众文武,以及刘理和刘永两位皇子,留太子坐镇成都。

    慌慌张张近乎踉跄的爬上了那高高的台阶,林夕上前一把将诸葛亮扶住,“丞相,莫慌,陛下想与您先单独谈谈。”

    丞相点头,进了殿,就见数月前还没有弯下脊背的主公,如今形容枯槁,气若游丝,正勉强靠在床头,只等着他的丞相。

    几步扑过去,拜倒在地,双手捧住那伸向他的苍老的手,以额贴之,忍不住悲哭。

    “丞相,莫哭。朕先唤你进殿,想说说私事。小夕对你情根深种,朕看得出来。这几月辛苦她了,时时守夜侍候左右,朕有时半夜醒来,都能看见她拿着你送的玉佩,或哭,或笑,摩挲良久方才放回怀中贴身藏着。孔明,你听朕的话,没有什么能比得到一个知心的人更可贵了。你要珍惜,不要与她错过了,遗憾终身!”

    孔明自嘲一笑,“陛下,她还恼着臣,臣会等她原谅,来日方长,陛下勿忧。”

    刘备却立起了眼眉,“孔明,朕临死方知,这乱世,哪有什么来日方长?唉,罢了,朕再帮你一回。”

    说到这,刘备提起力气喊了一声“小夕”,守在殿外的林夕闻声入内,就见刘备正在向他招手,诸葛亮则跪在榻旁。

    走上前去,刘备示意她与孔明并排跪好,一手拉了孔明,一手拉了林夕,亲手将他们俩的手掌合于一处,林夕想躲,诸葛亮却是用力握紧了她。

    感受到孔明主动的刘备欣慰一笑,“孔明,小夕,以后,阿斗就托付给你们了,朕相信,有你们的辅佐,阿斗会是一个好皇帝。你们要好好的,不要有任何嫌隙,朕与二弟、三弟在九泉之下都会护着你们的。”

    两人泪眼婆娑,手握着手双双叩拜,“陛下放心!臣定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好,好,传众臣进殿吧。”刘备似乎交代完了最重要的事情,只剩最后一点精神,努力支撑着,看到子龙时,不由得泪流。

    一路同行者,唯有孔明与子龙矣。

    抬抬手,内侍取过诏书,递到刘备手中,刘备又交与丞相。

    “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

    孔明等泣拜于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

    刘备令孔明坐于榻上,唤刘永、刘理二皇子近前,“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

    丞相一惊,就想起身推拒,被刘备用尽最后的力气摁下。

    “尔等跪拜相父!”

    两个孩子跪倒,奶声奶气的喊着“相父”,丞相只能受了,“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刘备又对众官说:“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

    众官应诺。如此三番确立了丞相的绝对地位之后,刘备方才放了心。又唤子龙近前,子龙赶紧跪爬几步,来到榻前,伸手握住刘备的手,嘴中哭的不是陛下,而是主公。

    一声主公,也让刘备心酸不已。“朕与子龙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阿斗的叔叔们,仅存子龙矣,望卿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儿,勿负朕言!”

    赵云泣拜,“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最后将林夕召唤上前,“小夕,朕将阿斗托付给了丞相,却要将丞相与阿斗都托付于你了,你要好好陪着丞相!”

    林夕露出一个安心的笑容,笃定地说:“陛下放心

第97章 托孤(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