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出征归来,带回一个易孕能生的医女。
他们海誓山盟、一年一胎,要我自请下堂,好让他们一生一世,子孙满堂。
我问道:那我替王爷纳的七位妾室和十八个庶子庶女该当如何?
王爷:?
王府里一胎八个,三年五娃的奇女子遍地开花,什么好孕医妃、天才萌宝也配舞到我面前。
1
我是成婚三年,守寡二载的昭王妃。
满京为我叹惋,我的夫君却在边塞与一名医女结为夫妇,琴瑟和鸣。
待到镇远军寻到昭王踪迹时,那医女恰好喜诞双生子。
她母凭子贵,随昭王回京。
京中的穷酸书生称赞昭王身边的女子能与军队同伍,气概过人。
书生朗声恭维: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路边两个杀鱼农妇却指着书生大笑。
书呆子,这女人要是昭王妃,那三年前昭王明媒正娶的镇远侯嫡女算什么?
还与军队同伍,军营里的女人不就是暖床的玩意儿,她怎配得上王爷,真不害臊。
农妇指桑骂槐,沿街百姓笑作一团。
这可与乔羡渔原想的风光进京大不相同,更可气的昭王李清玄自持清高,竟未曾反驳。
满京戳尽二人脊梁骨,他们也顾不上花车巡游,连忙打道回府。
而我作为昭王妃出府相迎,一肚子气的李清玄却非要当街拿我不痛快。
他将医女与两个孩儿藏在身后,大有与世界为敌的姿态。
王妃,渔儿与本王已是在边塞结为夫妻,她为我诞育二子,如今腹中更有龙凤多子胎,本王要迎她为妻。
你,自请下堂吧。
我当即气笑了。
好,好极。
如果孩子生的多就能封妃,那王府里一胎八宝的花娘、三年五娃的柳娘,一人封个皇后、太后得了。
2
我自幼便知自己不过是一册话本中的丑角。
书中,我的夫君李清玄与一个异世而来的医女独领风骚。
医女乔羡渔在边塞救下重伤失忆的李清玄,他们二人日久生情,生儿育女。
归京后,乔羡渔易孕能生,总得到李清玄的垂爱。
我这高门贵女自是为了争夺丈夫,变成面目可憎的妒妇。
他们顺理成章地踩在我与母家镇远侯的满门尸骨上登临龙椅,携手江山。
大梦醒后,我想逆天改命。
可我与李清玄乃是陛下赐婚,抗旨则株连九族。
大婚前夕,我想开了。
凭她有多能生,昭王有几个孩子、几个妾,还不是我这个昭王妃说的算。
新婚夜,李清玄领兵出征,奔袭千里。
而我同样连夜清点他这些年眠花宿柳的丰功伟绩,统统纳进王府。
如今,李清玄在我的日夜操劳下,已是十八个孩子的亲爹,七位女娘的夫君。
王爷要休妻,仰仗我这位王妃才得以安居一隅的庶子、妾室们登时跪倒一片。
殿下/爹爹三思啊!
满室乌泱泱的女子、孩童将乔羡渔和她那对天才萌宝挤到堂外。
李清玄额头爆起青筋。
他质问我何处寻来如此多的贱籍女子与野种,污蔑他的清白,混淆皇室血脉。
清白?
试问王府妾室哪一位不曾是他枕边心尖的娇。
我心中冷笑,却仪态恭敬:殿下说笑了,她们都曾是与您同床共枕的姐妹啊。
殿下出征失踪后,今上体恤王府无后,特将她们抬为妾室,原先流落在外、无名无分的庶子们也记入族谱。
他们的确是您的血脉啊!
我拉起一旁七岁的庶长子,让他们父子相见。
那孩子面宽体庞,半点不似李清玄俊逸落拓。
李清玄将信将疑,乔羡渔偏是个精明的。
她眼见王府莺莺燕燕无数,子嗣众多,自己难分一杯羹,索性另辟蹊径:清玄,不要为了我破坏王府的安宁。
既然王妃姐姐容不下我,我和孩子们可以住到别处,绝不叨扰王府!
她说得决绝,清秀小脸上尽是坚毅顽强。
谁料,我与昭王异口同声:这怎么行?
3
李清玄哪愿他的心尖尖在外受苦。
而我亦不愿她这祸首在外逍遥度日。
当初,她见我夫君英姿出落,不顾社稷江山安危,将领兵打仗、维护山河的昭王引诱堕入山崖,让他从此抛妻弃子,隐姓埋名。
如今,她又看李清玄妻妾成群、儿孙满堂,想分府别住,既勾走男人的魂,又落得清净。
这世间,怎可能事事如意?
若是事事如意,我那位随李清玄出征的庶兄又怎会饮恨战死。
我翻烂了那册话本,自诩通晓未来,却找不到庶兄的半分生机。
01(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