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两人终于抵达北极圈边缘。
刺骨的寒风卷着锋利如刀的冰屑,在破冰船外嘶吼盘旋。
金属船体在风刃的刮擦下发出尖锐的啸叫,仿佛在抗议这极地的严酷。
温度计显示气温已降至零下十五度,每一次呼吸都在空气中凝结成霜雾,转瞬便在围巾和帽檐上结出细密的冰晶。
“这还算暖和的了。”贺乔呵着白气说,“要不是受内陆热浪影响,现在至少该有零下二十多度。”
船身下方传来令人牙酸的挤压声。
曾经漂浮的薄冰如今已冻结成近一米厚的冰层,破冰船碾压而过时,冰面裂开的纹路如同巨兽伸展的骨骼。
周野对照着末世前的地图皱眉——曾经广袤的北极冰盖如今已大幅萎缩,边缘区域在异常高温下变得脆弱不堪。
两天前他们就换上了这艘钢铁巨兽。
此刻,重达万吨的破冰船正轰鸣着向前推进,锋利的船艏将冰原撕开一道幽深的裂痕,在纯白的世界里划出蜿蜒的黑色轨迹。
尽管已经彻底打扫过船舱,周野仍觉得这里脏得令人难以忍受。
他直接清空了一间舱室,亲手铲掉锈迹斑斑的旧墙皮,重新贴壁纸,甚至更换了所有家具。
地面先铺了一层防潮木地板,又加盖柔软厚实的地毯,踩上去几乎听不见脚步声。
房间中央的电暖炉24小时运转,将室温维持在十度左右,玻璃窗上凝结的水珠缓缓滑落,在窗台积成一小滩水渍。
连门后都被他仔细改造过,加装了隔音棉和密封条。
原本锈蚀剥落的卫生间更是彻底翻新——防水护墙板覆盖了每一寸墙面,便携式马桶被固定在角落,旁边甚至摆了一瓶香薰。
贺乔看着他的折腾,忍不住叹气:“按这速度,我们在破冰船上也住不了几天,何必费这个劲?”
她想起前世极寒时期,最艰难的日子里连双完整的鞋都没有,只能把脚缠满破布,踩着结冰的地面踉跄前行。
相比之下,这艘破冰船简直算得上奢侈——至少四面有墙,头顶有顶,发动机的余热还能让舱室不至于冻成冰窖。
“实在不行,随便搭个帐篷也能凑合。”她耸耸肩。
周野头也不抬地拧紧最后一颗螺丝,声音低而坚定:“只要我在,就不会让你凑合。”
贺乔忍不住捧起他的脸亲了一大口,这男人太可人疼。
昨天,
他们在冰原边缘发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周野蹲下身,指尖擦过冰面上整齐的切割线——那是专业设备留下的凿痕,边缘锋利,深度均匀,绝非自然形成。
“人工取冰,”他站起身,目光扫过远处起伏的冰丘,“蓝星内陆还在极热期,有些国家把北极当天然冰箱了。”
可奇怪的是,除了这些痕迹,冰原上再没有其他线索。
没有散落的工具,没有燃料的污渍,甚至连脚印都被新的落雪抹平。
仿佛那些采冰人只是幽灵,凿开冰层后又无声无息地消失。
贺乔踢开一块碎冰,望向远处海面。
那里密布着巨型漩涡,漆黑的洋流像巨兽张开的咽喉,将浮冰撕扯成碎片。她突然明白了——“是海绵漩涡群的缘故。”
她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迅速凝结,“最近的航道已经成了死亡陷阱,采冰船宁可顶着内陆六十度的高温,也不敢闯这片鬼海。”
周野轻笑一声,从冰面上抠出一块棱角分明的碎冰。
“热死还是淹死,”他掂了掂冰块,“看来全人类的选择都很一致。”
她和周野要不是靠着空间和复制机这两大作弊器,也不敢跑来北极。
光是穿越漩涡带的那段航程,就耗尽了七艘游轮。
逃生舱更是十多个。
那些普通人呢?没有空间收纳物资,没有机器复制装备,被卷入漩涡时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阳光透过冰晶,在周野掌心折射出刺眼的蓝光。“没人才好呢,阿乔你不是最喜欢安静吗?”
破冰船在冰封的海面上又艰难前行了一天后,两人果断决定弃船登陆。
北极气候已将海面冻成坚实冰原,足够承载雪地摩托的重量。
“过来。”周野拉过贺乔,像包装珍贵文物般仔细地为她穿戴装备。
加厚的极地防寒服外又裹了层防风羽绒服,羊毛围巾在脖颈处绕了整整三圈,最后戴上防雾雪镜和透明呼吸面罩,整个人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抱紧我。”他隔着面罩低声说。
战影等人在后面奔跑跟随,矫健的身影在冰面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然而冰原远没有想象中平坦。
无人打理的天然冰面布满突起和裂缝,摩托每经过一个颠簸,贺乔就感觉自己的尾椎骨要震碎一次。
一天的行程下来,她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散架了。
第323章 到达北极(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