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听到这个字,在场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私下里交头接耳,纷纷有些不以为然。
然而,唐若君却是眼睛一亮,眼中的目光一下子被姜玄吸引住,颇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她虽然深知大乾问题重重,也一直主张变法,却好似一个无头苍蝇,始终理不清变法的方向在哪里。
只不过,这也不怪她。
大乾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大乾建国以来,一直都是世家为上,权贵争锋。
百姓?
不过只是一些低等的贱民。
最开始只是征兆来挖矿的而已。
在这种范围下,任何人都不会觉得百姓有多么的重要。
国泰民安在这个朝代的意思是,只要国家强大了,民就安,归根结底在国,而非在民!
可是没有人任何一个人想过,无民哪来的国?
思至此,唐若君望向姜玄,眼中闪烁精光,急促问道:“姜老先生,你可说说,朕该如何变法为民?”
此时,群臣的目光也集中在姜玄身上,想看看后者会如何作答。
你起了这么大的调子,总该有些说法吧?
只见姜玄甩了一下袖袍,站起身来朝皇帝施了一礼,声音浑厚的道:
“陛下,老臣以为,民者,国之根本也。”
“天下虽乱,民心未离,不足忧也,天下虽治,民心离,可忧也。”
“国可变,君可变、臣可变,唯独民不可变!”
“有人言,国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亦有人言,陛下乃天子,当以民为天,为万事之先!”
几句言论刚出口,在场文武百官眼神已经变了,看着姜玄好似在看一个外星人,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这种话也能说的吗?
唯有姜玄身旁的小丫头满目崇拜,深觉得这话含金量太高。
她闯荡江湖多年,一路上见过的死人比活人还多,百姓日子苦不堪言。
若一个国家当真能以民为天,那她真不敢相信这个国家有多么的美好。
唐若君静静听着,眉头紧锁,一脸的若有所思。
姜玄这些话,都是她以往不曾听过的言论。
大乾所有皇室卷宗,记载的全都是王权争霸,世家诸侯。
关于百姓,只有寥寥数语,毫无感觉。
六位国公也是表情各异,不知道心中各自在想些什么。
见众人表情各异,姜玄问道:“诸位大人,是不是觉得老夫言过其实,区区一群贱民,如何值得陛下如此看重?”
群臣没有一个人回答,但那心思却全部写在脸上,昭然若揭。
司马良逮住机会,冷笑道:“呵呵....太师之言,下官的确不敢苟同。”
“陛下奉天承运,天下一群贱民,是陛下给了他们饭吃,给了他们衣服穿,给他们房子住,给了他们安享太平的环境。”
“如何还敢骑在陛下头上,让陛下以他们为天?”
“姜太师此举,实属大逆不道!”
闻言,姜玄目光如电,一脸的正气凛然,话音越发沉重。
“司马大人果然屁话连连,那老夫且问你,若无民耕种,尔等何来粮食果腹?”
“若无民织布,尔等何来锦衣绸缎?”
“若无民劳作,尔等何来豪华府邸?”
“若无民参军,尔等何来安享太平?”
“.....”
姜玄一通反问,慷慨激昂,问的群臣个个瞪大了眼睛,一个个喉咙疯狂蠕动。
却是半个字也答不上来。
“退一万步说,诸位大人的祖先难道不是民?”
“难道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么?
“如今,尔等穿着这一身为民请命的官袍,却整日想着如何欺压于民,岂不是更是大逆不道?”
“司马大人,你说老夫之言,有无道理?”
又是一个反问,司马良已经彻底傻了。
姜玄这一番犀利的言辞,让他震撼莫名,无以反驳。
“好!”
群臣中,有一位比较年轻的儒生官员激动的站了起来,拍手叫好。
众人循声望去,却是孔家的孔浩然。
孔家自从孔羽书倒台之后,家族中人基本上都被清扫出了朝堂,只剩下这孔浩然还在朝廷任职,却也只是当一个边缘化的小官。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孔家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万万没想到,今日第一个赞同姜玄的竟然是孔家的人。
面对众人的目光,孔浩然神情一滞,尴尬笑笑,“姜老先生之言,实在令晚辈醍醐灌顶,忍不住激动了一些,请陛下恕罪。”
唐若君淡淡一笑,压了压手,示意让其落座,旋即问道:
“太师之言,诸位大人可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第176章 变法为民(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