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纲通完话,唐泽仁马上又给包括猴子在内的几个人打了电话,这些都是自己完全信得过的人,分别委托对方帮自己做一些调查。
随后又叫来小林,让他这几天暗地调查救灾物资发放的事,一定要将其中的黑幕都弄清楚了。
过了几天,泽生堂医疗队结束这次的工作,临行前,唐泽仁特意拜访了县卫生局的刘局长。唐泽仁很气地说:
“感谢刘局长这一周的关照!”
刘局长满脸堆笑地回应着:
“唐总太气了!大家都是为了将工作做得更好。只要您别在领导跟前说我的不是就行!”
唐泽仁赶忙做出诚惶诚恐的表情说道:
“刘局长您这是骂我呢!就因为有刘局长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两人又虚情假意的表演一番,唐泽仁就带着自己的人回了省城。
回去的路上,小林凑到唐泽仁跟前汇报道:
“唐总,我按照您说的调查了一下,有很多当地医院和救援队实际收到药品只有清单的三分之一。
剩下的领药单都是伪造签名领走的,证据我也都收集齐了!”
唐泽仁默默地点了点头说:
“很好,回去后把这些都给我,这件事你就烂在肚子里,和任何人都不能说,包括家里人。”
小林很郑重地点了点头说:
“明白,唐总!”
回到中都市,唐泽仁坐在自己的办公室翻看着小林搜集来的十几张原始领药单,与正式存档的领药单复印件,两个单子截然不同。
缺口数字真可谓触目惊心,至少两千万元的救灾用品不翼而飞,这还只是一个县不到一个月的数据。
放大到整个灾区,他突然觉得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如果不把这种事公布于世,让那些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他自己都觉得寝食难安。
但他真的不想引火上身,尤其是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的时候,真怕自己的正义让家人受到伤害。
可是又想起那些受灾群众眼巴巴地等着救援,而救援物资却被人当成了唐僧肉就恨得痒痒。
邢娜也发现了他这几天情绪不对,以为是被灾区悲惨的场景刺激到了,也不敢多问,只能用自己的温柔来缓解一下他心里的压力。
唐泽仁想了两天,最后还是决定不能这样沉默下去,越快将这些人绳之以法受益的人越多。
他知道央视有一个很有正义感又胆大心细的记者,曝光过很多别人不敢曝光的事,在业内挺有名气的。
主要是这个记者家里也有点儿实力,一般人也不敢把她怎么样,一咬牙给马芳打了个电话:
“您和陈娟熟吗?”
马芳略一迟疑地说:
“还行吧,她主要报道经济犯罪,唐总有什么事吗?”
唐泽仁现在也不准备让马芳知道太多,回答道:
“我想和她聊聊,您能帮我约一下她吗?就说有个跨国药企的独家新闻,看她感不感兴趣。”
马芳以为唐泽仁要曝光竞争对手的一些灰色交易,很爽快地答应道:
“没问题!约好了我通知你!”
三天后,北京某咖啡厅。唐泽仁与陈娟相对而坐,后者正翻看一叠复印的文件。陈娟推了推眼镜,皱了皱眉头说:
“唐总,这哪是什么跨国药企,这是系统性侵吞救灾物资啊!”
唐泽仁看着陈娟的眼睛,搅动着杯子里的咖啡问道:
“敢报道吗?”
陈娟深吸一口气,很自信地说:
“当然!但需要更多证据链。这些只能证明药品被人冒领,不能证明被谁拿了。”
唐泽仁在决定和这些人斗争的时候就做好了充分的安排,这几天他又陆续收集到了不少的证据。
他拿出一张纸,上面有五六家公司的名字和简单的公司信息,指着一个名为“康泰医药”的公司,压低声音说:
“有人正在查,但有些资料我觉得你可能有更合适的办法,主要是这几家医药公司,特别是这家。”
三天后,陈娟发来一份惊人调查结果:
康泰医药注册时间还不到一年,注册资本仅100万,却中标了价值1.2亿元的救灾药品采购。
更蹊跷的是,该公司注册地址是在北京的一个居民楼,实际控制人疑似杜会彬女儿的大学同学。
与此同时,也从其他渠道获知:
省里近期审批通过的十二家救灾物资供应商中,有九家与杜会彬控制的公司关系密切,部分物资的采购价高于市场价四五倍。
更让人生气的是,有很多企业和爱心人士捐献的物资被他们换了包装后直接拿到市场上出售。
唐泽仁抑制住内心的愤怒看着陈娟问道:
“这完全就是发国难财!涉及的部门和干部都很多,你还敢报道吗?”
陈娟看着他反问道:
“为
第216章 差强人意(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