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5:田园致富攻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姨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画得入神,身后传来脚步声。钱父带着一个身穿黄色布衣的老者走了过来。老者精神矍铄,虽已年过七旬,但步伐稳健,目光炯炯有神。

    “钱旭,这是你姨爷。”钱父介绍道。

    “姨爷好。”钱旭笑着打招呼,“您看着比我爹还年轻呢。”

    “钱旭长大了。”老者笑着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欣慰,“比以前稳重多了。记得你小时候可是个调皮鬼。”

    钱旭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指着泉眼问道:“姨爷,我想在这挖个鱼池,您看成吗?这地方闲着也是闲着。”

    老者蹲下身,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泉眼的位置,又掐指一算:“今日只能动这泉眼,其他的得等初八。这泉眼位置不错,是个风水宝地。”

    得了准话,钱旭立刻去找大哥帮忙。两兄弟扛着铁锹、镐头等工具来到泉眼边。

    春日的阳光渐渐变得毒辣,两人挥汗如雨地干着活。一铲一锄,很快挖出一个大坑。泥土的腥气混合着草根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

    “钱旭......”钱峰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大嫂的事,你别往心里去。她就是那个性子,说话不过脑子。”

    “大哥,咱俩谁跟谁。”钱旭笑着拍了拍大哥的肩膀,“亲兄弟,还能记这些?”

    想起小时候一起偷玉米、抓鱼的日子,钱旭心里暖暖的。就算大哥有时偏向大嫂,那也改变不了兄弟情谊。血浓于水,这份亲情是任何人都无法割断的。

    两人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太阳渐渐西斜,汗水浸透了衣衫。三个多小时后,一个直径一米八、深两米二的水井终于成型了。井底三个泉眼汩汩冒水,水质清澈见底。

    “下午找些石头来砌井壁。”钱峰说道,“这样你屋子也能干燥些。对了,我听说你最近在镇上开了个店?”

    “嗯,是个小店面。”钱旭点点头,“主要卖些日用品,生意还行。”

    “那就好。”钱峰欣慰地笑了,“你能自己创业,我和爹都替你高兴。”

    正说着,院子里传来一阵喧哗声。原来是村里的几个小孩子围在门口,好奇地张望着他们挖的水井。

    “钱叔,你们这是要干啥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问道。

    钱旭蹲下身,笑着回答:“叔叔要在这里养鱼,等鱼长大了,请你们来吃鱼。”

    “真的吗?”孩子们眼睛一亮,欢呼雀跃起来。

    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钱旭心里也跟着高兴。他打算把这个鱼池建得漂亮些,让它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午后,钱峰找来几个村民帮忙。大家七手八脚地搬运石块,开始砌井壁。石块一层层垒起来,井壁逐渐成型。

    “这井挖得不错。”村里的老王头点着烟袋锅子说道,“水质好,以后养鱼肯定不愁。”

    钱旭一边干活一边琢磨着后续的计划。等井壁砌好,就开始挖蓄水池。再过几天等到了黄道吉日,就可以开始挖大鱼池了。到时候种上些水草,放些锦鲤,一定很漂亮。

    太阳渐渐西沉,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一天的劳作即将结束,钱旭看着初具雏形的水井,心里充满期待。

    这时,巧云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饭菜走了过来。

    “忙了一天了,先吃点东西吧。”她将饭菜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我煮了些面条,还炒了个青菜。”

    钱旭看着热腾腾的饭菜,心里一暖。这个家,终于有了些烟火气。

    到了初八这天,钱旭站在院子里,望着父亲和风水先生走进屋。晨光透过枝叶洒落在地上,在泥土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能感受到父亲脸上那抹掩饰不住的喜悦,毕竟这是全家盼望已久的新房子。

    “爸,房子朝向定下来了?”钱旭迎上前,注意到父亲额头上还挂着几滴汗珠。

    艳凤端着冒着热气的茶水进来,瓷杯上氤氲的水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父亲接过茶水抿了一口,脸上的倦意稍减:“定好了,坐西北朝东南,地基桩子都钉好了。”

    身着黄衣的风水先生抚着胡须,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朝向已是上佳,只是门上挂面镜子,化解一点煞气就成。”他说着,又仔细打量了一番院落四周。

    钱旭点头应下,目光不自觉地在空地上游移。在他的想象中,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矗立起一座新房子。虽然可能不会很大,但那是属于他们家的新居所。

    正当他思绪飘飞时,院外传来脚步声。一个背着工具的中年汉子出现在门前,他面容黝黑,眼神中带着几分倨傲。父亲连忙迎上去:“钱木匠来了,快进屋喝水,马上开饭。”

    “钱叔好!”钱旭和大哥钱峰异口同声地打招呼,上前帮忙接过工具箱。工具箱的分量不轻,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木工工具。

    “嗯。”钱勇淡淡应了声,眉头微皱,“你们这地方真够偏的,找了大半天。”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悦。

    这个年代,木匠都是吃香的手艺人。他们走

第二十七章 姨爷(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