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刘老板,这价钱...”钱旭故意拖长了声音。
“八块,这已经是最高价了。”刘珠砍价道。
“刘老板,您这价开得也太低了。”钱峰插话道,“这可是三斤多的老鳖,您看这壳...”
钱旭拉了拉大哥的袖子,示意他别说了。凑到刘珠耳边,压低声音道:“刘老板,您知道的,这老鳖可是从那个地方弄来的。要是让人知道了...”
刘珠脸色一变,不动声色地将布袋拿过来:“成,十五块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出了饭店,钱峰还在纳闷:“弟弟,你跟刘老板说什么了?怎么他突然就答应了这么高的价钱?”
“没什么,就是说这老鳖肉质特别好。”钱旭笑着打马虎眼。
其实,他知道刘珠一直在暗中收购保护动物。这只甲鱼虽然不是,但刘珠为了不节外生枝,只能乖乖付钱。
回家路上,钱旭盘算着今天的收获。黄鳝十三块,菌子草药六块,甲鱼分到手七块五,一共二十六块五。这可比种地强多了。
路过杂货铺,钱旭停下脚步:“大哥,你先回去,我买点东西。”
“买什么?”
“给爹买包烟,给娘买两斤白糖。”
钱峰笑着摇摇头:“你小子,就会讨爹娘欢心。”
等大哥走远,钱旭才走进杂货铺。除了烟和糖,他还买了一本练习本和几支铅笔。
天色渐暗,细雨依旧。钱旭背着轻了许多的竹篓,踏上回家的山路。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夹杂着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里。
夜幕降临,山村渐渐安静下来。钱旭躺在床上,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脑子里盘算着明天该去哪里找猎物。这些年,他已经摸清了山里各种动物的习性。要想在这穷山沟里活下去,就得想尽办法。
回到家躺在床上,不知不觉,他睡着了。梦里,他又回到了那个雨夜,老瞎子教他认识各种草药的场景。那是他最初的启蒙,也是他现在能够在山里讨生活的根本。
过了几天,钱旭又去抓了一些黄鳝给刘老板送去。
“刘老板,您要的黄鳝我给您带来了。”钱旭笑着从背篓里取出十来条黄鳝,小心翼翼地放在柜台上。
刘珠眼睛一亮,快步走上前来,手指轻轻拨弄着那些油光发亮的黄鳝。他尤其注意到其中一条特大的,足有手臂粗细,不由得眼中闪过惊喜之色。
“好家伙,这黄鳝养得真是肥实啊!”刘珠一边说着,一边搬出秤杆,动作麻利地称起重量,“九斤八两,给你算个整。”
钱旭看着刘珠熟练地操作着,心中暗自盘算。这价格确实比市面上高出不少,但考虑到酒店的档次,倒也说得过去。
“对了,刘老板,”钱旭压低声音,凑近柜台,“我这还有一条鳖,您要不要看看?”
刘珠原本正在数钱的手顿了顿,抬头打量着钱旭:“鳖?什么品相?”
钱旭小心地从背篓深处取出用湿草包裹着的鳖,轻轻展开。那是一条足有五斤重的大鳖,壳面油亮,四肢有力。
刘珠的呼吸明显急促了几分,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这鳖是不错,不过我这里...”
“刘老板,”钱旭打断道,“我听说镇上某位领导家的老爷子最近身体不太好,正需要进补。这鳖...”
刘珠眼中精光一闪,若有所思地看了钱旭一眼:“你小子倒是消息灵通。这样,鳖我收了,给你二十块。”
“那就谢谢刘老板了。”钱旭笑着接过钱,将鳖小心地递了过去。
刘珠热情地挽留他们吃饭,被钱旭婉言谢绝。
出了酒店,钱旭掏出十二块五递给大哥:“给,这是你的那份。”
钱峰没有接,反而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弟弟:“你小子什么时候学会这么多门道了?那条鳖是怎么说服刘珠收下的?”
“也没什么特别的,”钱旭耸耸肩,“就是随口提了句镇上领导家老爷子的事。”
“你怎么知道这事的?”钱峰追问道。
钱旭眼神闪烁了一下:“前些日子和村长儿子一起玩的时候,听村长提过一嘴。”
“你小子,”钱峰摇头笑道,“现在是越来越鬼精鬼精的了。这钱我就拿十块,其他收入全靠你自己真本事赚到手的。”
钱旭还想推辞,却被大哥强行将钱塞进了口袋。他默默盘算着,加上之前卖蛇、菌子和草药的钱,现在也有不少了。在这个年代,这可不是小数目,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也就这些。
但对他来说,这点钱远远不够。要想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光靠打零工是不行的。他需要找到一个更稳定的收入来源。
“要不要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大哥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钱旭回过神来,摇了摇头:“先去买瓦吧。”这笔钱他另有打算。
两兄弟沿着土路走向团结砖厂。远远就看见厂区的大烟囱正冒着黑烟,场地上堆着成片的红砖和陶瓦
第三十一章 卖鳖(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