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寻人启事
情感冷漠症还像一道厚壁,阻隔着他心里最直观的情感洪.流。
可在画布上,他已经学会把袜子般的箍紧一点点卸下,留一条缝隙让自己表达。
国内那场高难度颅内大手术,总算抢救成功,历经二十多个小时的惊心动魄。
颜辞镜从手术室里出来,一下子就瘫坐在椅子上,仿佛失去全部力气。
“主任,这次你真是创造奇迹,我计划给你请假,让你好好休息。”
院方领导过来关切,她却心不在焉地点头,只想快点恢复后出国。
两天后,她收拾好行李,默默订了最近一班飞往可西里的航班。
没有告诉家里人,也没让桑榆知道,她决定偷偷地,独自踏上这段路。
出发那天,天气依旧阴沉,她望着洛城灰蒙蒙的天,心里百感交集。
顾辞镜曾经是这个城市最嚣张跋扈的大小姐,如今却狼狈地踏上一条未知追寻之路。
“希望一切来得及。”
她在心里自言自语,强忍住内心的慌乱与羞耻,准备登机。
飞机穿过云海时,她依旧没法平静,脑子里全是过去的回放。
尤其想到他那句“我不爱你了”时,心脏仿佛裂开了一道口子。
她在狭窄座位上咬唇,面色苍白,哪怕她是神经科专家,也无法医治自己这种莫名的焦虑。
最终,顾辞镜靠微弱的意志力撑着,熬过漫长飞行,抵达可西里机场。
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冷风险些让她打个寒战。
但她皱皱眉,心道:“不管多冷,我都不能退。”
她拖着行李走到海关,用流利的外语通过检查,随后在到达大厅四处张望。
她没有他的地址,也不知道该找谁,只能先随便找了家酒店住下。
当晚,她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断琢磨怎样搜寻对方的信息。
她想起小姨的名字,那或许是唯一一条线索,但没有更具体的资料。
次日,她顾不得旅途疲劳,先去了华人区,想碰碰运气。
顾辞镜询问了不少华人店主,可对方都不认识什么“颜辞镜”口中描述的人。
走出华人区后,她又四处打听本地留学生群体,一天跑下来脚几乎要断,却毫无进展。
那种挫败和疲惫让她再次感到头昏脑涨,还差点撞上路边的指示牌。
“喂,你没事?”
有位华人青年扶住她,关切问,见她险些摔倒,就带她到咖啡馆歇息。
顾辞镜心里再急,也只能先坐下喘口气,却没想到自己胃痛又犯了。
她靠椅子上捂着胃,脸色苍白,整个人冷汗直冒。
对方见状吓一跳,赶忙给她端热水,还询问要不要去医院。
顾辞镜摆手说,“不用,我自己是医生,再过一下就好。”
休息十多分钟后,她才缓过来。
她只能自嘲,没有男人却一直浑身是病,明明以前也没这么脆弱。
“你在找什么人吗,看你四处奔走,一副焦急样。”
那青年察觉她的困境,好心打听。
顾辞镜想了想,心想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于是简单描述:“我找我朋友,他叫江辞树。”
青年皱眉没听过,便建议她去某些专门的华人留学生论坛或群组里发帖试试。
她听完觉得有道理,就立刻掏手机上线,一条条发信息并附上对方简单特征。
但内心又隐隐担忧,对方若是刻意躲避,是否会理她。
晚上,她回到酒店,用力推开房门,只觉得脑袋发烫,可能是受了风寒。
她连夜泡了药喝,躺在床上浑身烧得像烤火。
“也许……是老天都不想让我找到他。”
顾辞镜白浆般的唇嗫嚅着,却又倔强地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三天,她身体好转一点,又跑去别的华人聚集区,每见到能说汉语的就问一遍。
对方有的听完摇头,有的直接没好气地认为她在打什么歪主意。
她充耳不闻,只要对方愿意听,就把对方的联系电话存下,让其一旦有消息就通知自己。
如此疯狂的查找,让她身心都在透支,却一点线索都没获得。
“看来还得找本地的信息渠道。”
她放下自尊,联系曾经在海外的朋友,希望能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家乡人的登记。
几天下来,她费尽心力,仍然没有发现任何关于江辞树的具体地址。
她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打错主意?可每次想到回国就再也抓不到对方,她就放弃不了。
就这样,她无休止地在城市中奔波,脚上磨出水泡也不在乎。
直到某次深夜,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是有人看过她发的帖子,知道一个叫“小娴”的华人,也许就是她找的人亲戚。
她一下
第22章 寻人启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