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年顿了一下,时岁几乎是下意识的接话:“只能去求助神仙。”
温年笑道:“对。”
百姓们每月每年都去上香拜佛,他们是最虔诚的信徒,他们供奉着神,就是为了神可以保佑他们。
时岁心里一咯噔,仿佛可以预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儿。
时岁说:“可是并没有用。”
温年笑:“当然没有用,因为神只是一个精神寄托。”
于是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怀疑,他们供奉了多年的神,是否真的可以救他们于水火。
甚至开始怀疑,神的存在。
然后更巧的是,那段时间国家灾害频繁,旱灾的影响,农民颗粒无收,没有食物来源,再加上疾病,皇帝也没有相应的措施去应对国家的局面,百姓依旧税务繁重,收入和支出严重失衡,市场隐隐有崩溃的倾向,且这种情况在当政者的不作为下愈发严重。
于是被压迫到极点的百姓开始反抗,渐渐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在各省发起。
眼见着暴乱越来越多,作为沟通神与人桥梁的法师,终于站出来解释了。
他说,求神拜佛没有用是因为,百姓们的心不诚。
大部分的百姓是相信了法师的这个说法,毕竟是多年的信仰,要说立刻推翻,也不切合实际。
于是他们又开始诚心的供奉神仙,希望神仙可以救他们一命,希望自己的诚心可以打动神明。
温年笑着说:“直到最后,法师,也得了猫疫。”
时岁眼眸闪烁,仿佛透过温年的话,看到了当年百姓们无助又崩溃的情绪,不自觉的低声说了一句:“那完了。”
信仰彻底崩塌了。
一个自称于神的使者的人,一个被神赐予神力的人,一个世界上最接近于神的人。
都尚且不能得到神的救赎。
那说明什么呢?
人们对神的信仰在疫病的折磨中全面崩塌瓦解了。
可想而知,法师成为了众矢之的,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喊杀。
神权被大大削弱。
起义暴乱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严重者,打到了京城,国家局势骤变,皇帝为了躲避起义者,正值寒冬,只能被迫带着皇后他们从宫内灰溜溜的逃出,躲到那狭小的山洞,上演了一出人吃人的惨剧。
那后来呢?
刚刚崛起的农民领兵占领各大省份,若是团结一心,一举夺下京城的领导权指日可待,可是就在这时发生了内斗,权利的大饼分割不均匀,几位领导人发生了争执,分崩离析。
若非如此,王将军可能也没那么快扳回局势,斩杀起义者,把皇帝救出来。
回到京城后,既是为了平息民愤也是为了削弱神权,温绪借着这次的病情,一举把所有权利收入囊中,所以赐了法师一家满门抄斩。
时岁听完了这段前尘往事,不免有些唏嘘。
这个世界的人是需要信仰的。
但是当信仰坍塌时,却总要找一个替罪羔羊来赎罪。
史书上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是他们的一生。
可是这句满门抄斩,显然是有些问题的。
为何偏偏陆宇和白烟姑娘活下来了呢?
时岁下意识觉得没什么好事,待温年帮她梳理完缺失剧情后,白烟也一直沉默寡言着,在场的所有人又像是把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又重新回顾了一番。
他们心里明明白白,皇帝为何要赐法师满门抄斩。
第135章(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