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华办事情很利索。
不仅仅预订了一个位置比较安静的包厢,而且也提前买好了两瓶茅台,雷鸣涛喝不喝酒是一回事,提前准备总归是不错。
晚上6点45。
比约好的时间晚了一刻钟,雷鸣涛才总算是到了地方,同行的还有一个年纪不大,估计也就是三十出头的年轻男子。
“哈哈哈,你这个小黎,来了省城还跟我气。”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科技处的小周,周方平。”
“周哥好!第一次见面,招待不周。”
黎卫彬当然知道,作为雷鸣涛在科技规划处的下属,周方平能被雷鸣涛单独叫过来一起参加这种饭局,那自然是这位雷处长信得过的人。
“你们就不要气了,小黎啊,说起来小周也不是外人,他也是江大毕业的,你们也是校友嘛。”
闻言黎卫彬也是越发肯定,雷鸣涛这个人的性格估计多半也是属于那种比较谨慎的类型。
作为正厅级单位,省农科院的科技规划处编制人员肯定不会少,雷鸣涛信得过的周方平也是江南大学毕业的校友,那就足以说明雷鸣涛用人还是有所挑选。
自古以来官场上下用人,无不讲究一个同乡、同族,另外就是同出一门,搁在古代那是同门之谊,现在就是校友了。
“那倒是真巧。”
“我看今天咱们这顿饭怕是算得上半个校友聚会了。”
“这位是陈晓华,我们河塔镇党政办的老同志。”
见黎卫彬介绍到自己,陈晓华也是赶紧跟雷鸣涛和周方平打了声招呼。
介绍完几个人坐下来。
黎卫彬也不开口提河塔镇的项目问题,而是先跟雷鸣涛先聊了一会儿,等到酒过三巡之后,才突然提及丰水县那边安排了县委副书记张金梅过来主持这次合作的事情。
“这个事情我倒是知情,昨天办公室那边已经收到了你们丰水县发过来的公函。”
“不过小黎啊,我看你们丰水县对这个项目很重视嘛。”
黎卫彬自然听明白了雷鸣涛的言外之意。
这个项目是他黎卫彬跑下来的,合作的是河塔镇,而不是丰水县。
现在县里直接派一个副书记过来谈接下来的合作问题,雷鸣涛这是在侧面询问他这个党政办主任能不能做主。
关于这个问题,黎卫彬在来之前就已经思考过,所以当即也是笑了笑道:
“雷处,我们县里对这一次的合作确实是高度重视,不过河塔镇的情况特殊,我们镇党委书记林清泉同志早就已经跟上面的领导打了招呼。”
“这一次淮阳市跟丰水县下拨的专项资金也是对口专用,县里有什么其他的安排,林书记那边肯定已经跟领导沟通好了。”
“我也就是陪领导跑个腿,顺便请雷处吃顿饭,这次我们河塔镇的项目能通过,还是多亏了雷处。”
扯大旗说大话黎卫彬当然不担心雷鸣涛去求证真假。
但是这句话落入耳中,雷鸣涛果然暗暗点了点头。
虽然黎卫彬没有把话说透,但是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河塔镇的那位林书记显然也是上面有人,否则一般的镇党委书记,恐怕还不足以有资格跟上面的领导打招呼。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他当然知道该怎么把握尺度的问题,丰水县的一个副书记,他雷鸣涛作为省农科院的处长,也未必要给多少面子。
第111章(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