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中旬。
经过半个月的紧张采收之后,河塔镇的绿色农业大棚第一批农产品终于全部完成了出棚工作,接下来虽然仍然有一些晚熟的作物,但是占比也已经不到十之一二。
办公室里。
看到产业办那边统计出来的数据,黎卫彬也是大喜过望。
虽然第一批试点建设的大棚并不多,参与试点的农户数量也仅仅只有千户不到,但是收获却是极为惊人。
按照产业办那边统计出来的数据,参加第一批试点的农户,户均收益竟然高达6000元上下。
这个数字如果平均分配到人均上面确实不算高,甚至有些少,但是黎卫彬很清楚,对于河塔镇的农村人口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了。
要知道在以往,河塔镇的农村户均年收入甚至连3000都不到,而这仅仅只是半年的时间,而且大多数人都不是全面投入。
就算是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来算,一旦全面投入到绿色产业中,河塔镇明年的户均收入突破1万的目标都不再是一个想法,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当天上午。
当黎卫彬把这份报告在会上宣读出来之后,果不其然会议室里立马就传来了一阵骚动。
然而很快黎卫彬就有些发愁了。
因为几乎是林清泉带着报告去了县里还不到两个小时的工夫,林清泉就打电话过来给他安排了一个令人头疼的工作。
…………
今天的300催更加更。
求发电。
…………
“电视台采访?林书记,这个我出面不太合适吧?要么您那边抽时间安排一下?”
办公室里。
听到话筒中传来林清泉的声音,黎卫彬确实不是谦虚,而是实在是不想接这个任务。
原来拿到报告开完会后,林清泉直接就去了县里跟两位主要领导汇报这次统计的销售情况,结果孙艳东跟方纬诚一听河塔镇放了这么大一个卫星,当即就指示宣传部门和县电视台要做针对性的宣传报道。
林清泉则是转头就把工作安排到了他身上。
好事情嘛当然是好事情,毕竟要露脸接受表扬,问题是黎卫彬对这个大出风头的好事情真是提不起兴趣。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们河塔这一次能在经济工作上取得这么大的突破,你黎卫彬居功至伟。”
“你就不要犹豫了,这个事情其他人谁来做都不行,只有你黎卫彬能上,你做好准备吧,这两天应该会有人联系你。”
说完没有给黎卫彬继续反驳的机会,林清泉直接就挂断了电话。
而屋子里,听着话筒里嘟嘟的声音,黎卫彬也是哭笑不得。
接受采访,上宣传,上电视,对他来说这确实不是什么好事情。
眼下随着河塔镇的产业项目落地,再加上前段时间挂牌以及自己提副镇长,他在丰水县本来就已经出够了风头。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他还没高调到要上宣传栏的程度。
不过林清泉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这个烫手山芋他不接恐怕都不行了,脑子里一动,黎卫彬也是很快就有了对应的办法,当即就拨通了陈晓华的电话。
“老陈啊,你来一下。”
“对了,你把唐燕和发展办的熊林也叫过来。”
说完黎卫彬就挂了电话。
脑子里也是急剧地思考起来。
在他看来,既然县里要上强度搞宣传,那对河塔镇来说,这当然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种机会不用来做免费广告实在是太可惜了。
第231章(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