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绝色狂妃,将军请入洞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 广纳嫔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衙门派人收拾残局时,发现几具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一一都有人来认领,其中一具便有云家二小姐云鸾颜的,烧得已经看不清脸了,只有黑乎乎一团干尸。云家人不愿相信,直到从干尸上找出一枚眼熟的美玉,才辨认出她即是云鸾颜。

    这块玉,是十年前云鸾颜生辰,她的姐姐送给她的。

    云家为她办了场风风光光的葬礼,买下一片十里地为她修建了衣冠琢,也算是补偿了她,死得其所,还破例将她的木碑放进云家列祖列宗的祠堂。

    ——

    宣和七年,十二月,太子赵桓受父宋徽宗赵佶禅让登基,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即位后,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而后重用李纲抗金。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顺而朱琏登上皇后的宝座,执掌凤印,母仪天下。

    郑皇后也因此荣升为太后,住进尊贵绝伦的宁德宫。

    晶莹的铜镜前,一张脸苍老了许多。身后的锦言执着精致的银梳为郑太后打理满盘黑里雪的发丝。

    郑太后松了口二十几年的气,笑着感慨岁月的无情:“哀家老了,都老了,孩子们都长大了,这个时代是属于他们的了。”

    锦言笑起来眼角有了鱼尾纹,道:“太后,您不老,您还年轻着,打扮起来还是个碧桃年华的少女,就跟那会儿您刚进宫一样。”

    郑太后愁丝百绪笑了笑,她确实老了,锦言也老了,经不起折腾。

    “你跟了哀家多少年了?”郑太后感伤旧年,兴起问。

    “回太后,二十五年。”锦言亦是感慨万千,眼角不禁有莹光闪现。

    郑太后若有所思道:“二十五年啊。”

    一路来多的是心惊胆战,脚下的尸骸不知堆了有多高,才能换来今日的后宫太平。锦言亦老大不小了,跟了郑太后这么多年,已满期限,却还要忠心耿耿跟随郑太后,郑太后不是从未放她出宫过,给她寻了不知有多少的亲事,她一一拒绝,含着泪说祈求郑太后留她在身边做事。郑太后亦极是喜欢她的,舍不得,遂留到了今日。

    心灵手巧的锦言,由于年长体衰,做起事来不似从前那么细。梳了几次,锦言才将太后的头发规规整整盘起,轻轻往柔软的发里插一顶金东珠二凤发冠,缓缓搀起太后,发冠曳出璀璨夺目的光辉。

    太后张开双臂,锦言摘下衣架上的暗红云龙纹样的华裳,披上太后尊贵的凤体。

    “皇上、皇后驾到!”太监传呼。

    朝气蓬勃的宋钦宗一身金黄的龙袍,而皇后则是着了百鸟朝凤的华美衣袍,两人步履进了宁德宫,缓缓跪在太后面前,喜上眉梢齐声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郑太后慈笑,屈身牵起桓儿和朱琏,握着桓儿的手道:“你现在是皇帝了,怎么能给哀家下跪呢?”

    皇帝就该有皇帝的样,在不是不懂事的孩提了。

    宋钦宗却不同意母后说的话,笑回:“您是儿臣的母亲,儿臣不跪您跪谁呢?”

    “是呢,儿臣就应该多跪跪母后。”朱皇后婉笑,端庄高雅,脸上扑的妆容要比从前精致百倍,戴的手饰也都是从邻国进贡来的。

    温暖的话语直戳心窝,郑太后感动地热泪盈眶,她从未想过桓儿能当她是亲生母亲,这些年来,她战战兢兢,害怕他会不喜她,害怕会不好相处,此刻想来是多余的。赵桓诚心诚意供养她,捧她当上太后。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儿子,有生之年她心满意足了。

    “母后,儿臣送您出宫吧。”

    整装待发,宋钦宗牵着郑太后的手,相送至宫门。宫门处太上皇等候多时。

    “父皇。”宋钦宗亲切喊了句,父皇母后此去镇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一时的,整个大宋江山交由他手中,天下的重担放在他肩上,他有点木讷浑然,倍感压力,毕竟他是新人,没什么好的治国方略。

    “父皇,儿臣!”宋钦宗心中有千言万语,朱皇后牵住皇上的手。

    “行了,别说了,启程。”太上皇打断他的话头。

    同行的一行车队长长的,宫女、太监各五十名,抬着金撵,推着一车车的箱子,向宫门驶去。

    宋钦宗朝离去的车队大喊许下诺言:“父皇母后保重,儿臣一定会治理好天下,不负所托!”

    两行奴婢跪地,连呼皇上万岁万万岁。

    郑太后坐在步撵上,不停地回头看看桓儿,眼泪憋着不敢流,直到出了宫门,再不见桓儿的身影,艰辛的泪水涌出湿了锦帕。

    太上皇太后离开不久,宋钦宗自伤感的离别中抽身,摆驾回紫宸殿处理政务。

    “臣妾恭送皇上。”朱皇后福身。

    长耳扶了皇后起身,闲来无事亦摆驾回了自己的坤宁殿,回去的路上人人见到她都得蹲身唤皇后娘娘吉祥,皇后娘娘万福金安……起初这一声声皇后长皇后短的,她听得新鲜悦耳,久而久之这种感觉她自然而然习惯了。如今她是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敢对她不敬?

    后宫空缺,除去一后外

第一百二十一章 广纳嫔妃(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