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饥荒年,开局喂饱三个小姨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达斡尔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海山关上房门,蹲在这只鹰的面前仔细打量。

    这扁毛畜生左右晃动着脑袋,丝毫不怕他,低头梳理沾满冰雪的毛发。

    想了想,张海山取来一碗清水放到旁边。

    迈着爪子挪动过去,鹰喝了一口,仰着脖子往下顺。

    张海山又撕下一块新鲜兔肉递过去。

    这只鹰也来者不拒。

    “能吃能喝就好。”张海山笑了。

    动物大部分都是这个习性。

    只要能吃能喝,就说明一时半会儿死过来。

    如果不吃不喝,那也基本上要死了。

    “姐夫,这到底是个啥?”

    “这应该是一只红鹰,不过现在看起来又觉得有点不太像,”张海山挠了挠头,眯着眼睛仔细瞅,突然眼神一亮,“不会吧?”

    “姐夫怎么了?”

    “这不会是一只海东青吧……”张海山自己也有些含糊。

    虽然以前他对各种鹰颇有了解,但毕竟那是他少年时期的兴趣。

    进入部队以后,尤其是出国执行各种任务,这个兴趣爱好已经抛下很多年了。

    使劲挠了挠头:“算了,不管了,就当收了个宠物吧。”

    杨秀莲捂着胸口:“刚才真是吓死我了。”

    杨彩霞和杨溪溪拼命点头。

    张海山自己也是苦笑。

    别说她们了,刚刚他也吓出了一身冷汗,还真以为来了什么牛鬼蛇神。

    一家四人搬着小板凳排排坐,和这只鹰大眼瞪小眼。

    “姐夫,我听村里的老人说,以前山里有个少数民族,能训练这种鹰帮他们打猎。”

    “你要不也试试呗?”杨秀莲颇为兴奋地说。

    张海山抱起胳膊,撇着嘴角摇头:“没那么简单。”

    “我记得,”他用小拇指挠了挠脑门,“抓住一只鹰后,首先得熬,然后……”

    “熬汤吗?”杨溪溪舔了舔嘴角。

    啾!这只鹰张开翅膀,朝着她怪叫,好似在反驳。

    “哈哈哈,溪溪啊,不是熬汤,是不让这玩意儿睡觉,这样身上的野性就没了,以后就会乖乖听话。”

    “不过挺复杂的,等明天我再好好研究研究。”

    张海山和三个小姨子睡觉。

    这只鹰蹲在锅台上,缓缓闭上眼睛,一晚上没吵也没闹,十分乖巧。

    早上,张海山没有往山里去,在家里研究这只鹰。

    大门敞开,这家伙也没有往外飞。

    “你到底是个啥?”张海山实在想不起来以前看的那些科普书。

    嘟——嘟——

    村里突然响起一阵特别奇怪的哨声。

    听到动静,这只鹰下意识的扑腾翅膀,但紧接着又收住了。

    “嗯?”张海山听得出来,这是鹰哨。

    难不成这只鹰是谁训练出来的,人家现在来找了?

    赶紧关好门,他跑到村里去看。

    两个穿着厚毛皮,头戴狗皮帽的汉子站在街上,时不时发出哨声。

    “二位,”张海山迎上去,“你们这是?”

    两人打量了他一眼,没有搭话。

    赵军此时也赶过来。

    他满脸笑意:“莫昆,博文,你们怎么下山来了?”

    “赵书记,”身材较高的莫昆微微低头,“我们的鹰丢了,下山来找。”

    博文赶紧补上一句:“那是我们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将来说不定能让海东青重现,赵书记帮帮忙吧。”

    “海东青?!”赵军大吃一惊。

    这种鸟可是价值连城,现在已经很少见,据说都快灭绝了。

    “哎呀,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们怎么不好好看着呢,”他皱着眉招手,“来来来,先到我们大队歇一歇,我问问村里的人。”

    他身为这里的村支书,有和少数民族打好关系的责任在身。

    所以和这些少数民族的人都比较熟。

    这两人是达斡尔族的,族人大多以驯鹰放鹰为生。

    以前都是负责给皇帝进贡。

    他们族里甚至有童谣。

    系上绸子挂上铃,吹吹打打送进京,皇上赏个黄马褂,再抓天鹅不用鹰。

    “不用了,你帮忙找,我们自己也继续找。”

    看着他们,张海山心中略有纠结。

    他大概能猜到,自己家里那只鹰就是人家的。

    他是个爱鹰之人,那么漂亮的鹰,真有点不舍得。

    “海山,正好你也在这,帮忙去各家各户打听打听。”

    “不用了,”张海山叹了口气,“那只鹰就在我家里。”

    “我上山的时候捡到的。”

    三人同时一愣,莫昆和博文紧盯着他走过来。

    “真的在你家?”

    “对,你们来看看吧。”张海山领着他们回家。

    

第30章 达斡尔族(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