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这么说。
可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
周浩然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卖书。
这关系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卖书计划三步走。
第一步,校园卖书。
第二步,全市卖书。
第三步,全国卖书。
第一步走的很顺利,现在正走第二步呢,是很关键的阶段,周浩然得脱不开身。
除了这件事。
其次就是要解决《少儿百科全书》的滞销问题。
这件事不难。
广告拍完,投放出去,基本就差不多了。
然后,要搞清楚红楼茶馆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似乎是一个从古代就延续下来的行当。
民国时期的黄浦滩,红楼茶馆都能有一席之地。
主事的人都是“先生”的身份。
感觉很有社会地位。
搞好了,说不定这是传统文化呢,或者什么非遗传承……总之是一个挺好的资源拓展平台,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最后,才是红星台的销售任务。
在红星台的事业发展,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是为了在电视台里赚大钱,而是为了获取电视台的平台资源。
这年头,互联网还没冒头。
缺少周浩然如鱼得水大展身手的地方。
电视台,就是这个年代的互联网。
利用好了,可以创造出巨大价值。
只不过电热水壶厂这个户……
放弃了也无所谓。
最多也就是几万块钱的订单。
就是对不起王经理的热情,也会耽误了电视台事业发展里销售“求道”的进程。
只是这也抽不开身啊……
这时,东方朗也去电话亭那边打完了电话,笑呵呵的回来复命,很高兴的说:“成了!他俩都愿意参与进来!”
“那就行。”
周浩然也觉得把两个高考状元都带上,这样去登门卖书的效率更高。
“高考状元”的仰望光环摆在那呢。
“对了,这个给你。”
东方朗递过来了一个信封。
周浩然不解,“这什么啊?”
东方朗道:“一千块钱。”
“啊?”
周浩然没明白什么意思。
东方朗道:“之前卖书,不是每人分了两千多嘛。我拿出了一部分,给一些同学分出去了,每人分了一百块钱。留下了这一千块钱,给你。”
周浩然问:“给我干什么?”
东方朗道:“我看你现在花钱大手大脚的,走哪也都不坐公交车了,都是直接叫出租车。吃饭什么的也都要点菜,你那点工资,肯定不够。”
周浩然失笑道:“那你可小瞧我了!”
东方朗撇嘴道:“这不是给你的,是借你的!算上之前那两百,一共是一千二,等开学了,你都得还我!少一分都不行!”
“不用了,我现在有钱。”
周浩然这还真不是吹牛。
乔岁青在管钱。
她床垫下的信封里,藏着六千多块钱呢。
为了几百块钱都要斤斤计较的拮据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用?”
东方朗不确信。
周浩然道:“这钱你留着用,别那么小气,抠抠搜搜的哪像是个大生意人?这次出去卖书,我带你们跑两天,打个样。后续就要你带着他们去跑了。到时候路费、餐费什么的,你别小气,该花钱就花,吃饭的时候你得主动买单。”
东方朗犹豫了一下,随即“嘿”的一笑,“也是,这次卖书这要是成了,也不差这点钱。真别说,这做生意可真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我妈一个月辛辛苦苦,到手的工资也就一千块钱。可是在咱们手里,这点钱就好像……就好像零花钱一样。”
“这就是市场的魔法。”
周浩然应着他的话。
眼睛却落在了他手里的信封上,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不是在意这信封里的一千块钱。
而是信封本身。
他从信封上找到了灵感,发现了一个有可能破局的销售新策略!
“对啊,信封……可以写信!”
电热水壶厂的这个项目,本来进展的都很顺利,从销售经理到销售总监都被轻易说服了。
可是在杨总那边却受阻了。
主要就是见不到他。
想见他也不见。
打电话他也不想多聊,直接甩给市场部。
这就导致很难有一个渠道,能够跟这位杨总建立联系完成信息的传输。
周浩然其实很自信。
以这个年代电视的魔力,只要把电视广告
第133章 写信(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