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8章 寄信人:周大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共423个户。

    数量很大。

    不过,筛选过后,剩下的并不多。

    有很大签单价值的只有43家。

    除了这43家重点户,普通户还有129家。

    剩下的就只能淘汰了。

    这第一轮的户筛选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要求户的产品有品牌力,要跟电视广告相契合。

    就比如那121家服装厂。

    116家都被放弃。

    电视广告的底层逻辑,这是品牌广告。

    像周浩然为《少儿百科全书》设计的转化广告,这都是特殊产品的特殊模式,没有复制性。

    电视广告的前提,商品得有品牌。

    大部分的服装厂,生产出来的商品都没有品牌,都是直接批发到市场里无牌销售。这些服装厂模式简单,都像小作坊似的,完全没有打广告的需要。

    让周浩然感到惊喜的是这边的电子产品。

    品类很多。

    比如俄罗斯方块游戏机、模仿任天堂的红白游戏机,电子宠物、电子辞典,随身听、复读机,VCD机、功放机、音箱、学习机……

    这一类的产品,想要走量,就必须品牌化运作。

    想要品牌化,就一定要打广告!

    在周浩然看来,这些电子厂就是他接下来可以重点发展的户对象。说不定真能从这批电子厂里,选拔、合并、培养出一家有成长潜力的大公司。

    至于那些民营制药厂……

    签单应该会比较容易。

    药品广告是当下这个年代电视广告的核心品类。

    不过,药品、保健品这些都不是周浩然想触碰的领域,灰色地带太多,都是要人命的东西。签单做广告可以,深一步的合作就不必了。

    忙活到了下午两点多,终于整理完了。

    接下来,就可以寄信了。

    43家重点户,129家普通户,一共172封信。

    工作量着实不小。

    “周老师,一张邮票5毛钱,再加上信封,这批信的成本就要100块钱了。”

    乔诺对这她始终没能摸清头脑的模式发出了质疑。

    “嗯,成本是高了点。”周浩然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才只是试验阶段,等以后要是同时运作几千、几万个户,这运作成本还真不好控制。”

    乔诺大惊失色,“周老师,这一百多封信,我就已经要晕头了。几千个户,只是这写邮编、写地址,我就忙不过来呀!”

    周浩然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暗忖:“女徒弟还是少了。”

    利用信件渠道,来模拟互联网线路。

    的确存在着很多不便之处。

    不过这没动摇他的信念。

    创新嘛!

    必然会伴随着磕磕绊绊,从来都是车到山前了才能发现路。

    “先这样吧,你辛苦下,把这172封信都写好地址、贴上邮票,发出去。”

    周浩然找了个女学徒,就是为了做这种心细的文秘工作。

    乔诺本身也很乖巧,“周老师,寄件地址写什么?写咱们单位吗?”

    “单位?不行!”

    周浩然可不能泄露电视台的身份。

    要是让户们发现,是电视台的人在给他们写信,在给他们提供企业发展指导,最后的目的是让他们来电视台打广告……

    那就很可能会导致在签单的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可这发件的信息,要写什么呢?

    这是本地寄信。

    户很可能会循着寄信地址找上门。

    见面之后,发现周浩然是个卖广告的,是在玩信件推销,脾气大的搞不好就动手打起来了。

    所以必须得有一层值得人信赖的身份!

    什么样的身份可以呢?

    像周记者这种简单的伪装肯定不行,接触多了必然露馅。

    最好是真实的身份!

    这一刻,周浩然脑海中就想到了那个乱哄哄嘈杂的外滩,那一片拆迁房中残留的小屋——红楼茶馆。

    这是一个延续两三百年的行当。

    掌司商业!

    理由恰当!

    看来是没法逃避了,只能是从历史传承中寻找答案了。

    “你等下!”

    周浩然让女徒弟先写别的,他去打电话给刘正月老爷子,询问红楼茶馆的具体地址。

    五分钟后,拿着记录好的地址来交差。

    乔诺看着小纸条,就苦着脸,“周老师,这在外滩呢!”

    “嗯。”

    “寄信的时候,我得跑到那边的邮局呢!”

    “你多辛苦。”

    “寄信人写谁呀?”乔诺轻轻一叹,只能乖乖服从,“周老师,写你的名字吗?”

    周浩然道:“写我,前面加个括号,括号里写‘先生’……不,写‘大先生’三个

第188章 寄信人:周大先生(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