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张家闹得不可开交,张老三家里却一派喜气洋洋。
张老三哼着歌儿把自行车停放好,回头就见自家闺女一脸灿烂的在厨房里忙活,嘴里也哼着他听不懂的调调。
张老三突然想起今天朱发发问他这次立功想要什么奖励,他说要好好想一想,其实是想回来问问闺女的。
眼下,这不就不用问了?
打定了主意,张老三乐呵呵的洗手进灶房帮忙:
“丫头,做的什么好吃的?嗯~好香!”
张云心一抬头看见张老三进来,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她抬手抹掉额头的汗珠:
“蒸了点儿灰灰菜,俺放个辣椒炒炒,一会儿就着玉米糊糊吃!”
张老三主动坐到灶前烧火,一张嘴咧到了耳后根:
“好!俺就爱吃俺闺女蒸的灰灰菜!”
灰灰菜是山里最常见的野菜,村里人没事了都会摘些嫩尖来吃,很多时候却是拿来喂猪喂羊的。
张云心菜地里种的一些绿叶青菜有些已经能吃了,不过很多时候她还是乐意吃山里这些土生土长的野菜,绿色又健康,偶尔吃吃对身体还好。
最重要的,是能减肥!
“对了爹,我留了一碗没放辣椒,您一会儿去给三爷爷送去!”
张云心每每做了什么适合老人入口的都会想到三叔公,对此张老三很欣慰。
三叔公对他们一家有大恩,他们不能忘本呢!
张老三又添了一把柴才站起身:
“好,我这就过去!”
张云心盛个饭的功夫张老三就回来了,进门时脸色却不大好。
张云心不由担心道:“咋了爹,出啥事儿了?”
张老三在桌前坐下叹了口气:“今儿下了一阵雨,三叔公那房子被冲坏了不少,估摸着再这么下去屋子怕是会塌。”
“呀?那您咋不把三爷爷接来咱家?”
张老三又叹了口气:“咋没接?你三爷爷不肯呢!”
三叔公年纪大了,就怕自己哪天眼睛一闭欠了谁的没还完,因此对别人的好意总是耿耿于怀。
张云心每次给他送的吃的用的,他都想着法的还回来,有时是一顶草编的帽子,让她上山的时候带着别晒着了。
有时候是一把藤椅,一张藤桌,一个背篓,一只竹筐……
张云心看出这一点便主动找他帮忙,比如那刀刻出来的花洒,足足让他忙了好几天不消停。
但这活最多也就磨时间,不累人。
诸如此类等等。
眼下让他住到别人家里来,他怕是打死都不肯。
父女俩都不再说话,纷纷叹了口气埋头吃饭。
吃着吃着,张云心脑子里灵光一闪:
“有了!爹,你说供销社收不收干蘑菇?”
张老三皱眉:“干蘑菇?收是收,不过得咱生产队备案才行,有点麻烦。咋?你想把咱家晒干的蘑菇卖了?爹一会儿就找队长商量商量去!”
张云心每次上山带回来最多的就是各种蘑菇,吃又吃不完,干脆晒成了蘑菇干。
可这些蘑菇干如果不能妥善保存,遇到回潮天就容易发霉。
村里人也有上山采蘑菇的,但都只捡够自己吃的。
一来怕采到毒蘑菇,再就是不容易保存。
张云心很快想出一个计划来:“爹,我听三爷爷说他从前种过蘑菇,,您看咱要不要试着在自己家种种蘑菇,请三叔公来指导,到时候通过大队卖到供销社去?”
种蘑菇?确实有大队种蘑菇的先例。
只不过槐树村懂这技术的不多,就算有人懂,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蘑菇好不容易有点收益却要跟全村人平分,也就没人愿意干了。
张老三听了摇摇头:“闺女你不知道,这活吃力不讨好啊!”
种蘑菇看着简单,其实最费力气,一天几遍浇水就算了,水多了少了都不行,还有温度也最难控制。
张云心耐心解释:“咱换个法子不就行了?各家各户种自己的,种了大队收上来再一块送到供销社。这样种多种少都是自己说了算,就跟工分一样,你干的多得的也多!”
张老三想了想,总觉得这法子似乎是有点冒险了。
不过,姑娘提出来,他自然要支持!
于是吃了饭,他就拿着张云心装好的一大碗炒好的灰灰菜往张长富家去了。
两人商量到很晚,张老三顶着星星回来时张云心正坐在院子里反复推演着一道题,有一道题她总是想不出解法来。
见张老三回来她忙直起身子:“爹,咋样了?”
张老三在她身边的藤椅上坐下从石桌上倒出一碗凉茶狠狠灌下:
“队长同意了!不过,还要等明日开大会商量表决才行。”
话虽这么说,他却觉得这事是悬了。
主要这活大家都不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弄成的。
张云心神
第48章 谁又捅了马蜂窝(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