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教室,同学们立刻围了上来。钱珠玲,你家真的开小吃摊了?有人问道,语气中带着羡慕和好奇。
钱珠玲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是啊。她不想表现得太得意,却又忍不住想要炫耀一番。
钱珠玲,我去买东西,你给我便宜点呗。杨蕊芳凑过来说。
钱珠玲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答应:行啊,我娘认识你,给你进货价。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这样做会不会影响生意?可是已经答应了,总不能反悔。
其他同学一听,纷纷要求同等待遇。钱珠玲笑着一一应下,心里却在盘算着该如何兼顾人情和生意。
突然,梁老师怒气冲冲地闯进教室,将书重重摔在桌上。成什么样子了?这是菜市场吗?她咆哮道。
教室瞬间鸦雀无声,没人敢吭声。钱珠玲低下头,心中忐忑不安。她知道梁老师是在针对她,可又不知该如何辩解。
有些同学,不要把社会上的习气带到学校来,这是学习的地方,知道吗?梁老师意有所指地说。
钱珠玲咬着嘴唇,努力保持面无表情。她想反驳,想解释,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知道,无论说什么都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晚收摊回家上,小院里回荡着零钱清点的声音。柳灵荷和刘婶子埋头数着今日的收入,桌上散落着毛票、钢蹦和几张一元的票子,虽然看起来稀稀落落,却是她们辛勤劳作的成果。
刘婶子抬起头,灵荷啊,咱们得把账算清楚。她的语气带着几分诚恳。
柳灵荷轻轻瞥了一眼身旁的钱珠玲,见女儿微微点头,便开口道:婶子,你说吧。
是这样,刘婶子,我给你打工,你已经管我吃喝了。每个月给三十就够了。这样行不?
柳灵荷略作沉思,随即应允:行,就这么定了。心中暗想,如果生意好肯定要多给她的。
睡觉前,柳灵荷提议放假歇息。谁知钱珠玲猛地坐起,眼中闪过一丝急切:不行,咱们得抓住机会!
她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字字珠玑。柳灵荷听得眼前一亮,不由得暗自赞叹女儿的机智。
钱珠玲拿过账本,熟练地在旁标注起来。柳灵荷看着那些陌生的术语,眉头微皱:这买三送一、买五送一的,真能赚钱?
娘,钱珠玲耐心解释道,咱们是新摊,得先立足才行。对面那家可厉害了,明天说不定就给咱们下马威。
柳灵荷虽有疑虑,却也不得不佩服这丫头的见识。
果不其然,次日对面摊位使出了新招数。几罐免费汽水引来了不少孩子,围得水泄不通。柳灵荷的生意顿时冷清下来,她不禁有些焦躁,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摊位。
正当此时,昨日的老太太又来买松子。柳灵荷眼前一亮,忙不迭地掏出纸袋,装了四杯松子进去。每一杯都是满得冒尖,松子不住地往下掉。
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眼中满是喜色:丫头,你这松子炒得真香。以后就吃你家的了。
柳灵荷灵机一动,又捏了几粒加上去:大娘常来啊,帮我介绍点主顾,我给您送点。这番话说得钱珠玲暗自点头,看来娘亲也开窍了。
刘婶子见没人买货,急得直跺脚,突然扯开嗓门喊道:红豆糯米糕,买三送一啦!鱼香酥买五块给一块!
这一嗓子喊得对面摊主白梅火冒三丈。她撂下汽水罐,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凶神恶煞地道:你嚷嚷个屁!信不信老娘找人把你摊砸了!
眼看白梅就要动手,钱忠汉及时出现,三两下就制服了她。白梅嗷的一声退后两步,差点被一个骑自行车的撞到,骂骂咧咧地退了回去。
柳灵荷看到丈夫,眼圈一红,泪水在眼眶打转。钱忠汉少有地开口安慰:别怕,我在呢。你既然想干这个,就得有心理准备。我能护你时,定不让你吃亏。
这番话听得刘婶子红了眼圈,心中泛起酸来。再看白梅,更是心如刀绞,悻悻然退去。
自那以后,钱家兄弟轮流看顾摊位,直到天黑才收工。钱珠玲提醒柳灵荷要小心应对,毕竟白梅这种人外强中干。
十一假期来临,柳灵荷听从钱珠玲建议,继续出摊。这回钱珠玲又出新招,让钱忠汉搭了个简易灶台,支了口旧铁锅,让柳灵荷现场炒货。
刘婶子起初还有些犹豫,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可当香气随风飘散,摊位顿时热闹起来。大人小孩纷纷驻足,你一斤松子,我一斤开心果,柳灵荷忙得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
钱珠玲站在一旁,看着摊位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微微上扬。
妈,喝口水。钱珠玲端着一杯水跑来。
柳灵荷接过,一饮而尽。谢谢宝贝。她摸了摸女儿的头。
这天越来越冷了。钱忠汉望着阴沉的天空,眉头微蹙。
钱珠玲顺着父亲的目光看去,若有所思。她的目光落在对面那户空置的平房上,脑中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大爷!大姐!柳灵荷突然放下铲子,朝路边跑去。
原来是这
第二十四章 竞争对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