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必败之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灰蒙蒙的,还在下雨,屋外头的芭蕉树在雨幕中若隐若现,芭蕉叶低垂。如月收了伞,竖在门前,捞起帘子进门:“三姑娘已经收拾好,正要往前头去,叫我回来喊姑娘呢。”

    李楚楚放下手中的地域图志,拢起衣领站起来。如月顺势上前,挑了一件天青色的披风给李楚楚搭上,取了伞送她出门。

    隔着一层雨幕,李纤纤早等在院子门口,张姨娘陪在她身边,理了理衣裳,正低声嘱咐着什么。姐妹俩结伴到二门,李夫人姗姗来迟,率先上了头一顶轿子。

    西域边陲下雨有限,这里的雨一阵一阵的,像毫毛般落了一个时辰。李楚楚就着如月捞起的帘子,朝外头看了一眼。

    正赶上边陲的一个特色节日,街上人流如织,各地之人混杂。

    都护府一连几顶轿子穿街而过,人流自动分成两拨,让开道路。李纤纤扫了一眼,道:“前几天杜家的二娘子还吹嘘她家哥哥怎么英勇,领了什么缺儿,赶走了多少敌人,圣上如何褒奖。我看他们也就嘴上厉害,怎么跟大哥比?广陵、南阳这一带,谁不知李家军的威名,谁没受过都护府的庇护?”

    李轸小小年纪取得的成就功勋,值得他身边所有人骄傲。李老爷去世那一年他十五岁不到,虎狼环伺,李家军这块香饽饽谁不想分一杯羹?偏偏他小小年纪临危不惧,戴孝上门请李将军生前得力的部下襄助。第一次出击他就敢孤军深入,带着八百铁骑两月不见踪迹。彼时几乎没人抱有希望他会回来,后来传来的却是他长途奔袭,一举端了敌人三千人大部队的消息。

    那时边军数次出击无功而返,损失惨重。一个从未亲自领兵的少年,一朝力挽狂澜,实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李家失势时,多少人冷眼旁观,落井下石,如今鲜花着锦,先前的场景也不能忘。

    李纤纤神情稍显激动:“不管是杜家的二娘子还是周家那个,又或者是知州府的大姑娘,在我看来,没一个配得上大哥。她们再巴结李湉湉也没用,周敏巴巴送来的那张红狐狸皮,李湉湉不过多看了一眼就扔在了一边。她哪有那么容易收买?”

    李湉湉身边围绕的世家女众多,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大都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们俩就没人理会了,不管是李夫人还是李轸,都不喜欢李楚楚在人前露脸,李纤纤则是年纪还小,这些事还是从家里仆妇嘴里得知。李楚楚也想象得出,少年英才,位高权重,又生就一副神仙容色,在这偌大的延平,就不知有多少少女仰慕。

    李纤纤时常病恹恹的,难得今日精气神鲜活些,李楚楚却不愿意跟她谈论李轸:“今儿好不容易出门,姨娘跟你交代了什么?屋里有什么缺的,等会儿咱们也置备些。”

    李纤纤扫了她一眼:“还能交代什么?不过就是听夫人的话,出门在外乖巧些。今时不同往日,咱们的往后全捏在夫人手里。要我说有什么怕的?我看夫人也就一双眼睛一张嘴,青天白日,她能把我们怎样?”

    张姨娘与李夫人斗法如火如荼的时候,李纤纤还坐在李老爷臂弯里,像千金宝贝般疼宠着,自然不知道那些事情。李楚楚生而敏感纤细,一双眼睛看尽了内宅中的阴私。

    她拍拍李纤纤的手:“姨娘的话你听着就是,总归是为了你好,夫人是个好性子,咱们更该敬着——”

    李纤纤不耐烦地打断她道:“你说大哥都快及冠了,这几日我常见家里不认识的妇人来,指不定哪个就是来说亲的。他会找个什么人呢?能配上他的太少了。”

    饶是李楚楚心事繁多,思绪不佳,也不由得叫李纤纤逗笑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哪里就用你操心?”

    李纤纤扭过身子,低声道:“怎么就不相干了?我们可是兄妹……”

    城西的城隍庙是远近闻名、香火旺盛的大庙,大户人家大事小事都乐意来拜拜,求个心安。这庙姻缘、子嗣、财运、官运无所不管,无所不通,李楚楚初闻时甚至觉得城隍老爷挺忙。

    林夫人早早就到了,已经着急得在屋里坐不住,便直接等在门前,不等李家的轿子停稳当,她忙下来迎接李夫人,看她着急的模样,李楚楚也捏了一把汗。

    庙祝亲自将人请进门,前后陪着,林夫人捐了些香油钱,李夫人续了三盏长明灯,填满了功德箱。庙祝笑眯眯地说完吉祥话后嘱咐道:“夫人的灯早已点上,都护大人领兵在外,守一方平安,必会祥瑞加身,邪祟勿近。”

    李夫人道:“承您吉言。”

    将心满意足的庙祝送走,李夫人转头道:“不是说林副将今儿也跟来了,怎没见他?”

    林夫人忙叫身边的嬷嬷出门去唤人,不一会儿林安生进了门,先朝两位夫人行礼,随即站到下首。李楚楚抬头看了他一眼,对上林安生微微笑的目光后,又低下头。

    林夫人明显有话跟李夫人说,便叫林安生领姐妹三人出去逛。

    李湉湉凑到林安生身边,揪着他一边的袖子说:“安哥哥许久不进府来,才戍边回来,有何要事?”

    林安生瞥了一眼她的手,伸

第三章 必败之局(1/9),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