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198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 人民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

    大车上,许今秋轻哼着。

    赵园园坐在边上,手扶着额头:“差不多得了,就分开几天,周五就回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十年八年了呢。”

    许今秋扭头白了闺蜜一眼,继续轻哼着,这首歌是真好听,也不知道是谁填的词,写到人心里去了。

    另一辆开往京城的车上,陈凡也轻哼着同一首歌。

    没多久,车就进京了。

    三河到京城也就五十多公里,哪怕这年头的路况差一些,汽车速度慢一些,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从车站出来,陈凡没有回家,叫了三轮车直奔人民文学杂志社。

    王伟看到他时,还一脸意外。

    “你不是出远门,要下周才能回来吗?出版的事已经在谈了,下周过来签合同就行。”

    他以为陈凡缺钱,又跑来问呢,但出版的事儿真急不来,出版社那边审核之后,还要开会才能通过的。

    “不是出版的事儿,碰上点事情,今儿是找你帮忙来的。”

    陈凡从包里拿出几张稿纸:“你这边有没有报社的资源,写了一篇稿子,打算直接投稿。”

    “怎么还给别人写稿了?咱们杂志社也发短篇。”

    王伟白了他一眼,接过稿纸看了起来,没一会儿,表情就变得极为古怪,这小子是给女朋友出气呢。

    就是这角度,选得真好啊。

    《做有道德的人,从拒绝道德绑架开始》

    文章中提到,郑亚元用“爱慕虚荣”四个字进行道德绑架,姑娘的对象是作家,就是爱慕虚荣。

    不跟他处对象,就是爱慕虚荣。

    把人姑娘架了起来。

    还有赵主任,一句“年轻人嘛,不懂事儿,都能理解”就想平息事儿,那也是道德绑架,说的好像你不理解,就是小肚鸡肠。

    跟“他还是个孩子”如出一辙。

    如果文章只写到这儿,也没多少价值,可以扔垃圾桶里。

    可文章的重点是道德绑架。

    事件只是开头,陈凡在文中罗列了几十种生活中常见的道德绑架,并就此展开讨论,以及如何拒绝道德绑架的方法。

    比如生活中常见的:

    他还是个孩子!

    我这都是为你好!

    都不容易,何必呢?

    他再不对,你也不能这样……

    我都道歉了,你还想怎么样?

    我这人说话比较直,你别介意……

    能者多劳,你能力强,就应该多干点。

    我就随口一说,你怎么这么经不起玩笑?

    他这人刀子嘴豆腐心,没啥坏心思,你不要和他计较。

    ……

    看完之后,王伟整个人都麻了。

    似乎、好像、肯定……百分之百的,自己被人道德绑架过,而且次数还不少,只是自己没意识到罢了。

    或许意识到了,当时心里也不痛快,就是没法拒绝。

    原来,这叫道德绑架啊!

    学到新词了。

    这文章写的是真好,这些道德绑架的方式,几乎都渗透到生活中各个层面了,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这篇我们要了,千字十元。”

    “王哥别闹,你弟妹被人骂了,就等着稿子发表找回场子呢。”

    陈凡直翻白眼,人民文学影响力是很大,但它是月刊啊,要等到十五号才出刊,黄花菜都凉了。

    报纸才够快,明天就能上报。

    “这么好的文章,可惜了……”

    王伟叹了口气,也不再劝了,再说下去,就成道德绑架了。

    “去人民报吧,那边有熟人,就是这个用词,要不要改一下?”

    王伟翻出稿纸,比如那句:美的像个传说的女朋友小秋(化名)。

    还有文章末段那句:对于道德绑架,那是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

    这些词儿,新鲜。

    但不雅!

    “不改,就这风格。”

    “不改就不改吧,反正是社评文,用词犀利也没问题。”

    王伟也不耽搁,拎着包就出门。

    俩人叫了辆三轮车直奔人民报,相隔不到五公里,三轮车师父蹬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王哥,你们杂志社真穷!”

    来到人民报楼下,陈凡就忍不住吐槽,都是搞文字工作的,人家用的是五层大楼,杂志社还借用别人家的办公室呢。

    王伟瞪了他一眼,气呼呼地就往里走,这小子连“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的道理都不懂。

    穷咋了,又没拖欠你的稿费。

    陈凡暗笑,跟着进去。

    王伟对这边熟悉得很,很快就找到一间办公室,敲门进去,里边是一位地中海发型的中年人。

    “老王,咋

第27章 人民报(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