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好莱坞导演199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谁都没想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映十天,票房收益比达到700多倍。”

    “林克真是个不可思议的人啊。”

    新线影业总裁办公室,罗伯特·谢伊看着报纸叹息道。

    “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确实很惊人,在本周票房数据出来后,圈里几乎吵翻了,没一个人敢相信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这部制片成本极低的电影能卖出这么多票房,这几乎是奇迹。”

    新线影业副总裁西蒙·费尔斯说道。

    “确实很难相信,我看过这部电影,还不错,很新颖,剧情安排也不错,但与好莱坞主流电影相比,制作方面显得太过粗糙,既不商业也不艺术,卖点不多。

    我预计这部电影票房在两三百万之间,录影带销量或许会不错,可谁能想到”

    罗伯特·谢伊苦笑着摇摇头。

    在看到《鬼影实录》本周票房后,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走眼了。

    小看了林克,小看了这部电影,也估计错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从《活埋》开始,好像越来越看不懂观众,也看不懂电影市场了。

    看不懂市场,把握不住风向,自然也赚不到这笔钱。

    “是没人能想到。现在很多人都在研究这部电影大卖的原因,我们这边也在研究。”

    西蒙·费尔斯说道。

    “有什么结果?”

    “根据我们研究,这部电影成功的原因有三点。

    电影拍摄方式很新颖,林克用类似直播的方式拍摄男女主角的日常,看似很粗糙,但代入感极强,观众们也喜欢这种新颖的拍摄方式,特别是年轻群体。

    第二点是剧情方面很精彩,不仅有感官刺激,也有心理刺激,惊悚效果极佳,受到恐怖片影迷的喜爱和支持。

    从第一第二点可以得出结论,这部电影在受众定位上,林克做得非常精准,这是一部面向年轻人的电影。

    电影惊悚、新颖、有趣,不像其他电影那样一本正经,这也是《鬼影实录》在上映后,迅速得到年轻群体支持的原因。

    第三点是猜猜看影业在宣传上做得非常好,也非常大胆。

    在《鬼影实录》上映前一个月,猜猜看影业斥资两百多万美元,通过媒体渠道在社会上制造恐怖气氛,引起人们对灵异事件的兴趣和关注。

    这是在创造市场。

    在电影上映后,猜猜看影业花费大笔资金在三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观众观影集锦。

    这种宣传方式新奇有趣,迅速引起年轻群体的关注,也让年轻人群体纷纷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据我们了解,目前猜猜看影业在宣传电影上的花费已超过400万美元。

    一部制片成本仅2万美元的电影,林克却敢花费400万美元宣传推广,这一点做得非常大胆,也是我们分析得出这部电影能大卖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蒙·费尔斯说道。

    “400万美元,确实很大胆。”

    据媒体报道,林克通过《活埋》赚到1200万美元左右的分成,400万美元相当于他总身价的三分之一。

    一个从贫民窟走出来的人,在做事情时不吝惜钱,敢孤注一掷,这点非常难得。

    林克这人不止固执坚毅,才华横溢,眼光精准,身上也有一种很强的赌性。

    这种人要是不出意外,未来必然能成大事。

    罗伯特·谢伊盯着报纸上的票房数字沉默片刻,拿起电话打给林克,再次希望能有机会与林克合作。

    如果真的有机会与林克合作,他将会不再吝惜钱财,给予林克最大的支持。

    ——

    “去把大卫给我叫来。”

    卡洛克影业总裁办公室里,总裁马里奥·卡萨尔看着报纸上《鬼影实录》的票房数据,他握着拳头,额头上的血管不停跳动。

    《鬼影实录》试映之前,猜猜看影业派人送来邀请函,请他们过去看林克的新电影,探讨合作的可能。

    当时他在忙着别的事,没时间过去,便安排制片人大卫·罗特曼去参加试映会。

    大卫·罗特曼参加完试映会回来,告诉他林克的新电影很烂,属于那种有手就能拍出来的电影。

    他和弗莱德·欧林等制片人看了三分钟,感觉眼睛受到了侮辱,也没耐心继续看下去,便提前离开。

    马里奥·卡萨尔看到报纸上关于林克新电影的评论负面居多,以为林克的新电影确实很烂,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后来猜猜看影业安排人过来道歉,提到大卫·卡萨尔提前退场的事,他也没在意。

    可谁想到大卫·罗特曼口中的烂片,在上映后会拿到这么多票房,甚至比《活埋》更高。

    根据当前票房数据和涨跌幅度,媒体预测这部电影北美票房成绩有极大可能突破1亿美元。

    100000000美元票房啊!!

    去年共有253部电影在北美地区上映,仅有6部电影北美

第75章 谁都没想到(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