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 金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十三跟着杨金水出了门。

    杨金水是坐轿来的。他看了一眼门口的那头矮骡子。

    杨金水道:“你如今已是皇爷的传俸官,也该换一匹高头大马骑着了。怎么还骑骡子?”

    林十三尴尬一笑:“还没来得及买马。”

    杨金水指了指轿边一个随行小宦骑着的枣红马:“这马四岁口,我三年前买的。就送了你吧。”

    这匹枣红马并不是什么名马宝驹。属普通的河套马,值二十两银子左右。

    林十三拱手:“多谢杨公公恩赏。”

    杨金水这人孤傲的很。并不屑于巴结一个新得势的传俸官。他给林十三送马,纯粹是因今日心情好。

    严党把控了东南的军政,徐党把控了东南的军费粮饷。

    昨日嘉靖帝对吕芳感慨:“都成了他们的。朕的呢?”

    吕芳心领神会,当日便召集司礼监的所有监官议事。议事结果:调杨金水为江南织造局兼浙江市舶司监管太监。

    调杨金水去东南有两层目的。其一,监视东南的严党、徐党。

    其二,捞钱。

    严党鄢懋卿把控了江南盐务。徐党赵贞吉把控了军饷。

    皇帝派个人,把控江南的绸布业,再把诸多港口管起来。这很合理吧?

    在嘉靖帝看来:太仓国库被文官把着。只有内承运库的钱才是朕的钱。

    你们在东南大发横财,总要给朕分一杯羹吧?

    从某种角度说,在大明当皇帝其实蛮窝囊的。太祖、成祖除外。

    总之,杨金水调往杭州,成了内宦中的一方诸侯。远胜于在司礼监当个听喝的碎催。

    此刻的他心花怒放,送一匹马给林十三又算得了什么?

    林十三骑着马,跟着杨金水来到西安门外的玄津桥前。

    玄津桥横跨皇城的护城河——筒子河。过桥就能进西安门,再往里走便是西苑。

    西苑在皇城之内,宫城之外。与宫城隔水相望,中间隔着北海、中海、南海。

    按祖制,宫城是皇帝生活、理政之地。嘉靖帝在宫城时被天降神火烧怕了,这才跑到了西苑居住。

    文官们因此诟病嘉靖帝“深居偏宫,怠慢朝政,便于淫事”。

    呸!人家分明只是为了保命而已。

    杨金水下轿,林十三下马。

    杨金水问:“第一次进西苑吧?”

    林十三答:“是。”

    杨金水感慨:“许多人新科进士在官场混迹二三十年,都不一定有机会进西苑。”

    “你才二十岁,前程远大啊。”

    上回杨金水给林十三传旨,林十三往他靴筒子里塞了一百五十两银票。这让他对林十三颇有好感。

    杨金水倒不是缺那一百五十两。但送钱是一个态度,一个尊重他、服从他的态度。

    林十三见杨金水言语和善,全无监官的架子。他低声问:“敢问杨公公,皇上召属下去永寿宫是为了?”

    杨金水打断了林十三,指点于他:“记住,传奉官是皇帝近臣。要尊称当今万岁为‘皇爷’。”

    林十三颔首:“属下记住了。”

    杨金水又道:“似乎是西苑太液池中的那只金龟有什么事,才召你进宫。你听说过那只金龟嘛?”

    林十三答:“民间有传言,说太液池里有一只金龟,通体都是黄金,还天天拉黄金屎。”

    杨金水“噗嗤”笑出了声:“可见民间百姓愚蠢,什么谣言也信。”

    杨金水说了金龟的来历。

    嘉靖帝自比汉文帝,标榜自己多年不上朝是崇尚黄老,无为而治。

    数年前,兵科给事中殷正茂去江南巡查,弹劾南京刑部左侍郎沈应龙。

    给事中若能扳倒部堂官,便可一战成名,在官场扬名立万。

    不过人家沈部堂在朝中也是有根基的。轻易不会倒。

    殷正茂便上奏嘉靖帝,于长江寻得一只重达三百斤的金龟,金龟背上刻有“后元初年戊寅”字样。

    殷正茂的奏疏中说“后元乃汉文帝年号。上天赞许英明神武嘉靖大皇帝效仿汉文帝之德政,故降下祥瑞赐福”。

    殷正茂亲自护着祥瑞金龟进京,贡给了嘉靖帝。嘉靖帝龙颜大悦,对殷正茂称赞不已。

    于是乎沈应龙倒台,殷正茂破格高升广西按察副使。

    嘉靖帝将这只金龟养在太液池中,封为散仙。

    杨金水讲述完了这一切。林十三问:“这只金龟丢了?让属下去寻?”

    杨金水摇摇头:“金龟若丢了,恐怕整个西苑都会乱作一团。不像是丢了。你进去见了黄公公便知。”

    林十三本来以为自己今日能面君,一睹万岁圣颜。看来是想多了。

    二人走过玄津桥,跨过筒子河,入西安门,来到西苑太液池旁。

    黄锦已经等在了那边。见到林十三,黄锦如大旱之见云霓,寡妇之见云雨。

 

第84章 金龟(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