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造反的人,真的造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汴王李璥薨了。

    对于大唐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

    李琩手中的炒菜,倒是名声鹊起。

    李琩将自己掌握的独家厨艺,慢慢的传授给了张瑝和张琇,做菜的活,全部由两人来负责。

    每当推出了新的菜品,他就会亲自下厨,传授两人其中的窍门。

    惦记他炒菜的人,也是多了起来。

    武惠妃、咸宜公主、太华公主和盛王等人,都能品尝到,铁锅做出的美味。

    义父和义母那里,同样能得到这样的孝敬。

    其他人想要惦记这口吃食,可能性几乎没有。

    李隆基所吃的每一道菜,都是高温下,用银锅所炒。

    喝的汤,同样如此。

    李隆基逐渐的损耗着大唐的基业。

    李琩慢慢的损耗着李隆基的健康。

    这样挺好。

    然后就静观其变,坐等结果吧。

    这一日,李琩陪着杨玉环和李腾空正在吃饭。

    边令城急匆匆走来,说道:“太子,太子妃,李良娣,奴才有事禀报,打扰了。”

    李琩问道:“何事?”

    “造反了,有人造反了。”

    边令城脸色平静,规规矩矩的回答。

    显然这个所谓的造反,他都没有重视。

    李琩略微一想,也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熟知历史的他,不仅能够提前预判,还能透过只言片语,获悉事情的全部详情。

    眼下这个所谓的造反,就是一个闹剧。

    造反的人,就是妖人刘志城。

    之所以称呼为妖人,那是因为此獠,所喊出的口号,对于大唐的社稷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金刀之谶,刘氏当兴。

    这句谶语,流传已久。

    所以刘姓之人,就特别喜欢造反,而他们也认定了,自己就是谶语所说的天命之人。

    隋朝建立之初,帮着杨坚打天下的舒国公刘昉,就扯起了造反的大旗,也是依从了这句谶语的指引。

    最后的下场,就是身死族灭。

    开元十三年,李隆基泰山封禅之际,圣驾抵达了洛阳。

    妖人刘定高,在洛阳城内,就在李隆基的眼皮子底下,扯起了造反的大旗,靠着妖言惑众的能耐,聚集起了数千人,并且连通洛门的宫门令,都是刘定高的信徒。

    这个宫门令,打开了城门。

    刘定高杀了进去,直逼皇宫。

    刘定高的造反,让李隆基很是吃惊,也很惊诧。

    这场造反,持续的时间很短。

    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

    涉及到的造反成员,全部处死,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

    当时的河南尹李尚隐,那也是一代名臣,名望很重,即便是如此,也被贬官外放,究其罪责,就是治下出现了这样的祸事。

    虽然李隆基的封禅之行,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但泰山封禅,自古以来就是彰显功业的高光时刻,他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造反,对李隆基来说就是一种打击。

    时下,刘志城的造反,同样是昙花一现。

    但谶语的蛊惑,以及有人坚定不移的笃信,并且实际的执行,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造成的恶劣影响力,可是很大。

    李琩神色平淡,没有露出好奇情绪。

    边令城瞧在眼中,也是有些狐疑,没想到太子,竟然如此耐得住性子?

    杨玉环放下了碗筷,皱眉道:“何人造反?胆子怎么这么大?”

    边令城回答道:“造反的人,是妖人刘志城,醴泉人,靠着妖言惑众,聚集了大批信徒,携带着这些信徒,在咸阳之地造反,朝着长安城进发的时候,被官府发现了,如今官军,已经去征讨了,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造反的罪人,就会全部被抓获。”

    “妖人?!”

    杨玉环眉头一凝,所谓的妖人,就是出言不逊,大逆不道的人。

    她清楚过去的情况,所以也是想到了金刀之谶。

    当即脸色一沉,没有多问。

    毕竟这样的话题,有些犯忌讳。

    还是不要多提的好,更不能胡乱的讨论。

    李腾空问道:“与十余年前,妖人刘定高的造反案,类似吗?”

    边令城躬身道:“正是,所喊出的口号,都是一模一样。”

    “行了,此事我们知道了。”

    李琩笑道:“下去吧,多多打探这方面的消息,有了最新的进展,速来回禀。”

    身为太子,就得重视这件事。

    要是大唐的储君,连这样的敌人都不了解,并且毫不关心的话,那也说不过去,更是失责。

    “是!”

    边令城走了下去。

    杨玉环感叹道:“当初隋朝的舒国公刘昉,权柄颇重,不缺荣华富贵,可依旧联络关系较好的大臣

第81章 造反的人,真的造反了(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