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风醉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9章 吏部失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阶殿上。

    皇帝脸色格外难看。

    阴沉着脸俯视众人,久久未说一句话。

    大臣无人敢先出声,不知皇帝到底因为什么事情而生气。

    忽然,皇帝冷冷开口:

    “你们可知苍兰县?”

    可这问题却十分奇怪。

    众位大臣想了半天,想不出皇帝为何要问一个偏远的苍兰县。

    丞相王砚恭敬回答:“启禀陛下,苍兰县在中南道南府,西靠群山,东临南觅县,因其气候,多产瓜果粮食,百姓丰足。”

    “王相说的皆对。”皇帝先是认同王砚所说,忽而提高音量,气愤道,“就是这样一个国泰民安的县居然有土匪占据山林数年,府衙却坐视不理,无人剿匪!”

    众臣倒吸一口气。

    “啪——”

    “啪——”

    “啪,啪,啪——”

    五六本折子一一被皇帝狠狠甩出来,从金阶上滑落,散乱在大殿之上。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众臣立即跪下。

    “一个江北县的山匪,如今又是一个苍兰县的土匪,饶国真是匪累猖獗啊!”

    皇帝气得声音都在抖。

    在他手中治理的饶国,到处隐藏着毒瘤,欺上瞒下,不可饶恕。

    “陛下息怒!臣等惶恐!臣等惶恐!”众臣还是那一句。

    每次皇帝生气,就是跪地,不是息怒,便是惶恐。

    “你们是该惶恐,眼神落在吏部尚书李策身上,“吏部又是如何考核晋升官员的?”

    李策忙认错,“是臣等失职,是微臣失职!”

    李策做吏部尚书也有十几年了,做事规规矩矩,不结党营私,算是忠心。

    可就是没有上进心,人也不够圆滑,只会按照死规定办事。

    有时只认规矩是好事,有时也会被人利用,伪装表面,骗过李策。

    皇帝知道李策的弱点,当年看中的就是他的忠心,才任用他为吏部尚书。

    没想到那么多年,居然埋下了隐患。

    皇帝狠狠盯着李策,“如果不是苍兰县和南觅县的县令一起合作剿灭土匪,府衙也不会将邀功的折子递上来。若非刑部张侍郎心细,察觉端倪,又细查一番,这剿匪的功劳就白白落到府衙大人的身上。”

    冷笑一声,“剿匪无动于衷,邀功倒是快得很。”

    众臣皆汗流浃背。

    更是替吏部尚书李策汗颜。

    李策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微臣……”

    皇帝失望:“李策,这么多年,你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

    这时,文王华钦鸣跨出一步,行礼求情:“陛下,李尚书任职吏部多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事从无半点私心。官员任职提拔都是按照严格流程规定,一一考核才能通过。这两次的事件,吏部虽有失察之责,但也不能将全部过错归咎吏部。”

    李策心中感恩华钦鸣此刻出声求情。

    皇帝眉眼跳了一下,未出声。

    华钦鸣接着说:“太子殿下在江北县多时,与当地县令县丞定是有交集,连殿下都未察觉半分,何况是身在中都的李大人呢?”

    还将水泼给了太子。

    太子面上波澜不惊。

    华钦鸣最后说:“苍兰县更是距离中都迢迢千里,若是府衙有意隐瞒伪装,吏部官员也很难发现问题。”

    文王在吏部任职,自然是要为吏部说话。

    此刻朝中,却没人敢再出声支持。

    “文王说得甚是,归根到底,是吏部的考核方式有漏洞,需要改善才是。”

    令人意外,支持文王的居然是太子殿下。

    皇帝鹰隼般的眼睛环视众人。

    还是无人敢站出来。

    气氛就这样,似乎空气都凝结住了。

    这时,华钦风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

    “微臣赞同殿下所说。官若不能为民做事,受苦的就是百姓。”

    华钦风一直静静地听他们在说,可牵扯百姓的事,他不由出声。

    原本还想找什么理由将南府的知府拉下马,没想到张星河已发现端倪,禀告皇帝。

    现在不仅可以治南府知府的罪,还能防止再出现像他那样的官,着实是百姓之福。

    无论如何,他都要支持。

    皇帝却将目光移向两位丞相。

    “两位丞相可有建议?”

    王砚:“若要真实性,考核选拔便要亲自下去探访,以查真伪。”

    罗渊附和:“丞相说得没错,以后若有官员晋升,必先由吏部以及御史台各派一官员前去查看,再做定夺。”

    皇帝立即做出决定,“以后便这么办。”

    “陛下圣明!”

    皇帝又道:“江北县、苍兰县两件事,给朕一个提醒,也是重重的一击鸣铃。在朕看不到的地方,在远离中都的地方,是否也是百

第299章 吏部失职(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